[实用新型]多功能旅行折椅无效
申请号: | 94229633.8 | 申请日: | 199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17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树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树声 |
主分类号: | A47C4/04 | 分类号: | A47C4/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谢焕武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旅行 折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
现有的旅行座具,如折叠凳、旅游折椅等,有的结构过于简单,座感不舒适,有的结构较为复杂,又不便叠合和携带,使用不够方便。因此,现有旅行座具存在着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感舒适、且便于叠合和携带的旅行折椅。
本实用新型的旅行折椅具有座垫架、靠背架和前、后支撑腿。靠背架的下端和后支撑腿的上端分别与座垫架后部横向铰接,前支撑腿上端与座垫架前部横向铰接。在靠背架下部和座垫架之间具有靠背架后倾限位结构。在座垫架前、后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凸向座垫架下方的前、后腿限位挡片。前腿限位挡片的后壁与前支撑腿的前壁相接触,后腿限位挡片的前壁与后支撑腿的后壁相接触。在上述折椅中,靠背架后倾限位结构可为固定于靠背架下部、前端向前弯折并伸入座垫架下部的L形钩头,亦可为固定于座垫架后部并向上凸起的限位挡片,该结构的设置使靠背架的后倾得到限位。与此相似,前、后腿限位挡片使前、后支撑腿在支撑状态时呈“八”字形定位。当需将折椅折叠携带时,只需将前、后支撑腿向内侧翻转、将靠背架向前翻转即可,其叠合过程极其简单。与此相对应,使折椅从叠合形态回复至座椅形态的逆向操作亦十分简单,从而便于用户使用。另外,本折椅叠合后的形状整齐,便于携带。更重要的是:本折椅中靠背架的叠合单独进行,不与支撑腿的叠合相关连,因此,靠背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是否折叠,这一特性将有助于扩宽本折椅的使用范围。在本实用新型中,前、后支撑腿可以是边缘与地面相接触的板状支撑腿,亦可以是分为左、右肢的杆状支撑腿。当为后一形式时,左、右肢之间可连为一体,但也可相互分离。一般情况下,左、右肢连为一体的形式有利于结构的稳定,并可简化折叠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折椅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其座感舒适、叠合容易,且叠合后形状整齐,从而便于携带,并有利于扩宽其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1中折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支撑腿收折状态仰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折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图6是实施例3中折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椅具有座垫架1、靠背架2和前、后支撑腿3、4。靠背架2的下端通过铰接轴5与座垫架后部横向铰接。在座垫架后部固定设置了向上凸起的限位挡片形式的靠背架后倾限位结构8。在座垫架1的前、后侧具有凸向座垫架下方的前、后腿限位挡片9、10。前腿限位挡片9的后壁与前支撑腿3的前壁相接触,后腿限位挡片10的前壁与后支撑腿4的后壁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靠背架后倾限位结构8与后腿限位挡片9由一整体式挡片充当。实施例中的前、后支撑腿3、4均为ㄩ形支撑腿(实质上为左、右肢连为一体的杆状支撑腿)。前支撑腿3的上端通过铰轴6与座垫架左、右侧梁的前端横向铰接,后支撑腿4的上端通过铰轴7与座垫架左、右侧梁的后端横向铰接。如图3所示,当将前、后支撑腿3、4向内翻折时,即可使前、后支撑腿收折至紧贴座垫架1的底部,从而便于携带。为使座者更为舒适,本例中设置了可拉出升高的插入式头枕12,并相应设置了头枕紧定螺钉13。另外,为便于扩宽折椅的使用范围,在后腿限位挡片上增设了连接孔11。
实施例2:
如图4和5所示,本实施例的折椅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折椅中靠背架后倾限位结构8为L形钩头。该钩头固定于靠背架下部并向前弯折,其前端伸入座垫架下,钩头前端的上表面与座垫下表面相接触。钩头由弹性钢材制成,以增加靠背的舒适度。
实施例3:
如图6和7所示,本实施例的折椅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折椅特别增设了插接式滚轮架。当使折椅的支撑腿3、4处于实施例1中图3所示的叠合状态时,即可将滚轮架插接到位,折椅相应变形为手推车,为旅行者运送行李。此时,靠背架2可作推把使用。插接式滚轮架具有基座14和滚轮15。滚轮为并列的左、右两个,设置于基座之下,其轮轴由基座支承。在基座14的顶部设置有凹凸状的插接头16,该插接头与后支撑腿4的端部杆体之凹凸形状及部位相对应。当支撑腿处于折叠状态时,插接头16即可插入并卡住后支撑腿的杆体,将基座与后支撑腿相连接。为使基座14与整个折椅更为可靠地连接,在基座上增设了连接孔,该连接孔与后腿限位挡片上的连接孔11相对应。同时,设置了穿过上述二连接孔的连接挂钩17。本实施例中滚轮的数量可以增加,如可将滚轮设置成前、后两排,滚轮的数量可增加为三个或四个等。另外,插接头16除可与后支撑腿上杆体的凹凸形状及部位相对应外,尚可与前支撑腿3或座垫架1上的凹凸形状及部位相对应,只要能将插接头与之插接固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树声,未经江树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29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