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隔音窗帘无效
申请号: | 94230933.2 | 申请日: | 199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245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吕贵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贵美 |
主分类号: | A47H23/08 | 分类号: | A47H23/0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唐国平 |
地址: | 台湾省桃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 窗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帘幕的材料和形状为特点的具有吸隔音功能的窗帘。
目前用在墙面上一般很少有吸音装置,大部分都是隔音结构,于是虽然可以与外界声源隔绝,但无法改善自己所处空间中所产生的声音,任由这些噪音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中迥荡,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谁也不愿意长期生活在一密闭的噪音环境中,这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墙面会反射音源,又天花板常为石膏板、甘蔗板、木板等,均无法有效改善,也常见悬挂大而厚的地毯,但仅具一点点吸音功能,尚无法以吸音材料来解决迴响噪音源。而其他类的吸音结构,都是固定式的,并且结构成本高,重量较重,仍有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主要具有更好的吸音功效而又可兼具隔音作用的吸隔音窗帘。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它具有由背面的轧孔铝箔及表面的玻纤布相贴合而成的单层吸音层。以此为基本结构,利用薄的单层吸音层为一界面,与墙面或窗户间形成特定的间距,达到吸音的功效;利用一活动的滑轨让窗帘移动,而窗帘的界面能具有内外两层,两层间特别含有一活动折叠式的遮音材料,使它兼具隔音的作用,又能让窗帘收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斜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它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是一种吸音窗帘,采用固定式,较适用在一墙壁面上,也能使用在窗户位置,但其活动性不好,这是因为该实施例是将一整面单层吸音层窗帘固定在一墙面位置,能利用上端的一固定杆41吊起,或是利用一形杆、方形杆,接于窗帘槽座45上,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窗帘,具有前后两个单层吸音层11、12,每一单层吸音层成为一界面,该界面具有最基本的背面的轧孔铝箔2及表面的玻纤布1,后吸音层12与墙面或窗户43间具有特定的间距40,一般是介于5到15公分厚度,以6公分为佳,而两吸音层间相隔为一空气层44,其相隔距离大小可调,一般也是介于5到15公分厚度,以6公分为佳,达到吸音的功效。为了固定窗帘的下端,能利用一重锤5固定,以防止窗帘摇摆,并保持一定的间隔。其中的铝箔2面上的开孔是规则性设置或不规则性设置均可,开孔的孔径不大于2mm。于是,当音波进入此一吸音层时,在布的规则密布的经纬网目的间隙处摩擦,削减音能,再在铝箔的小孔周边振动,音能便又被摩擦减小,之后音波进入空气层,以特定的厚度衰减音能,当音能再抵达另一吸音层时,若要穿透,即重复上述之过程,否则便又折射反向穿出,以此来回一次,让音波的强度减弱,若反射回的音波愈低,则吸音率愈好,而且,铝箔本身防火,玻纤布本身也防火,故本实用新型容易实施也很实用。如图2所示为第二实施例,是在玻纤布1面上加设有一层薄膜3,如此便能将窗帘表面变的更光滑,也使之更具有防尘性;能方便清除灰尘,也无需拆下清洗。玻纤布1面上也可加设轧孔薄膜3,轧孔薄膜3上的开孔是规则性设置或不规则性设置均可,开孔的孔径不大于1mm。除此之外,也能以装饰用的布、纸来取代树脂薄膜,以达到美观的效用。如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是将各该前后单层吸音层11、12均向内相对折起而成为双重吸音层,即成为同一处有二界面,以加强吸音效果,其功效如上述。玻纤布也能为平织布取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贵美,未经吕贵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0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