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钓鱼电子自动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4231663.0 | 申请日: | 199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083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7 |
发明(设计)人: | 万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光辉 |
主分类号: | A01K97/12 | 分类号: | A01K97/1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电子 自动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报警器,特别是一种用于钓鱼的电子报警器。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钓鱼电子报警器,它装配在抛杆上,利用鱼上钩后挣扎拉动鱼线产生的振动,使装在鱼竿上的报警器开关接触,发出声光报警。但这种报警器当鱼上钩后不是拉线而是送线的话,则线已松了,报警器不报警,使许多上了钩的鱼白白跑掉。而且这种报警器靠振动使开关接通报警,则遇到稍大风浪时,往往会自行接通电路,出现误报警,可靠性差。此外由于这种报警器安装在抛杆上,固定不牢常常松动,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论拉线还是松线均可靠报警且不会误报的钓鱼电子自动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钓鱼电子自动报警器,它由盒体(1)及其内的报警电路组成,盒体(1)下部连有支架(2),报警电路由电源E、音乐集成块IC、声响器Y、发光二极管LED1、LED2和触发开关K3组成,音乐集成块IC的两个触发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LED2的一端通过双刀双掷转换开关K1与触发开关K3的两个触点a、b连接,其特征在于盒体(1)一端向上连有触点腔体(3),该腔体(3)的上、下端内表面设有触发开关K3的两个触点a、b,K3的动触点c为弹性钢丝(片)(4),它一端位于触点腔体(3)内,另一端卡入盒体(1)的另一端内部,并与电源E的负极连接,弹性钢丝(片)(4)上有一凹口(5),用于放置鱼竿前端部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钢丝(片)作为触发开关,鱼竿就架在弹性钢丝(片)上,一旦鱼咬钩,不管向哪个方向游动,不论是拉钩还是送钩,本实用新型均会立即报警,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不会误报,效果十分理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如图1、2,本实用新型的支架(2)为两套管调节结构,可根据需要调至合适高度,支架(2)的上端为矩形面(6),其上开有插槽,以与盒体(1)底面插配为一体。使用时将支架(2)牢固插入地下,鱼竿前端架在弹性钢丝(片)(4)的凹口(5)中,该凹口(5)应位于弹性钢丝(片)(4)的从触点腔体(3)内一端起至总长度的三分之一范围内,以提高灵敏度。鱼竿后部由自身支架支承,故整体平稳性很好,调节鱼轮线,使鱼线松紧合适,此时则弹性钢丝(片)(4)的一端在鱼竿前端的重力作用下位于触点腔体(3)内的中间,处于悬空位置,报警电路不工作。当鱼咬钩时,若是拉线,则鱼竿前端向下用力,使得弹性钢丝(片)(4)与触点腔体(3)内的触发开关K3的下触点b接通,则通过转换开关K1使发光二极管LDE1发光报警,若需音响报警,则将K1拨至左端,则音乐集成块IC被触发接通,通过声响器Y发出声音报警信号。若鱼咬钩为松线,则弹性钢丝(片)(4)克服鱼竿前端的重力向上翘起,与触点腔体(3)内的触发开关K3的上触点a接通,则发光二极管LDE2发光报警,或者通过转换开关K1使音乐集成块IC导通,发出另一种音响报警信号,以区别鱼咬钩是拉线还是松线的状态。当报警器报警后,垂钓者可立即根据拉线或松线报警信号进行提竿操作,收线将鱼钓上。图2中的开关K2为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可以声光同时报警,也可单一功能报警,通常晚上更适合用发光报警,白天适合用音响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光辉,未经万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1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