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线号器无效
申请号: | 94231783.1 | 申请日: | 199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087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7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宗如,颜晓玲 |
地址: | 24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号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校验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校对成扎导线,多芯电缆的对线号器。
据发明人所知,目前成扎导线、多芯电缆的校对工作大多仍采用线头两端人与人之间通话,利用公共线或地线来逐根校对。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92234127的单片机无触点键盘校线器,是由单片机、EPROM、键盘、接口电路、复位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校线时将电缆一端被测芯线全部插入校线器的插孔,在电缆另一端任一根芯线上通4mA电流进行校对。这比人与人通话校线方便了许多,但由于采用键盘操作,因此操作程序较复杂,并且不直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通话设备、减少工作人员(只需一个人就可完成),一次可校定若干芯线,提高工作效率、设备简便小巧、直观的对线号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主要由外壳和电路部分组成的对线号器,其特征在于:由基准电源、时基电路、移位电路以及一组对线插孔,也可用接线端子替代插孔,组成信号发送装置;由一组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多路开关以及与信号发送装置对应的一组对线插孔组成监视装置,信号发送装置和监视装置的电路板分别装在两个外壳盒内,信号发送装置的外壳盒上设有直流电池盒、电源插孔、电源开关、指示灯和对线插孔;监视装置的外壳盒上设有一组发光二极管显示孔、多路开关旋扭以及对线插孔。信号发送装置的电路:基准电源通过由集成块以及外围电阻R1、R2,电容C1、C2组成的时基电路和移位电路,移位电路的每输出端顺序地与对线插孔联接,在每一个对线插孔处都标记序号。监视装置的每个发光二极管LED的正端与一对线插孔相接,负端串接一限流电阻R后接在下一相邻的对线插孔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串联形式,即第一个发光二极管的正端接在第一个对线插孔上,第二个发光二极管的正端接在第二个对线插孔上,负端串接限流电阻后接在第三个对线插孔上以此类推。多路开关的公共端接在第一个对线插孔上,每一个选择端对应接在发光二极管负端上串接的限流电阻R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以校对7根导线为例,将需对线号的导线一端分别接入信号发送装置的前7根对线插孔内,接电源后,打开开关,再到导线的另一端,将7根导线的另一端插入监视装置上的前7个对线插孔中,多路开关旋至7的位置,当一个周期循环后,发光二极管全部熄灭,间隔一个延时(几秒钟)此时开始记录二极管的发光顺序,如果发光显示顺序为2、5、3、4、1、6、7,那么监视装置上的2号对线插孔中的导线对应信号发送装置上的1号对线插孔中的导线,5、3、4、1、6、7则顺序地对应2、3、4、5、6、7,标签后校线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受被测导线、电缆数量的限制,可适用于足够长的导线,不需额外的通话设备和公共线,对线速度快,准确,一个人可独立完成对线工作,节省人力,该对线号器制作简便、成本低、易携带、使用方便。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受该例所限。附图标示说明如下:R1、R2电阻,C1、C2电容,K电源开关,7805基准电源,7555时基电路,4017B十进制计数电路,LED发光二极管,R限流电阻,KD多路开关,1~9对线插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1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