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变力高压充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36245.4 | 申请日: | 199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1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光大 |
主分类号: | F04B33/02 | 分类号: | F04B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高压 充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充气装置,主要用于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和气球充气的二次变力高压充气装置,该装置由气筒、底座等组成。
现有的打气筒一般带有贮气室打气筒,这种打气筒操作费力,仅能达到3-5个气压,体积大,不便于携带,中国专利87200114报导了一种“自行车便携,省力打气筒”,利用了自行车后轮横梁和单脚支之间自然形成的夹角,增设一只活塞式打气筒,利用杠杆原理一次压缩,具有增力效果,但其增力倍数随着活塞的推进而减小,另外由于空间的制约使气缸容积受限,效率很低。中国专利89101981.2报导了一种“自行车自携摆缸式变力充气装置”采用摇杆、导杆机构,当缸内空气压力较小时,机构有减力作用,可减小充气操作的动作幅度;空气压力较大时,机构有增力效果,可使充气省力。由于气缸占据杠杆长度,又受到使用空间的限制,增力效果不明显,因而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具有明显的增力效果,省力80%以上,气压达到10个以上的二次变力高压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构思: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利用杠杆原理,采用一次性压缩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改变作用力支点,增大作用力的臂长,才能省力并能高压压缩。原理是:当钢筒内的空气压力较小时,仅需要较小力进行压缩,其臂长比约为2∶1,当钢管内空气压力较大时进行高压压缩,其臂长约为7∶1,即1公斤作用力就能产生7公斤力的效果,为何一开始不用臂长为7∶1,因为杠杆长度有限,太长无法操作。为了实现臂长比由2∶1变为7∶1,只有在同一个杠杆上有两个相互转换的作用力支点,当压板上拨头拨动支撑插板上拨头,使转换支撑板成一直线支撑了槽形支撑板,此时下支点不动,上支点转动;当压板上拨头拨动支撑插板上另一拨头使转换支撑板弯曲,此时下支点不动,上支点转动。
本实用新型由支点转换器1-24、底座25-33和气筒34-38组成。其特点是支点转换器由杠杆1、压板2-8、槽形支撑板9-15和转换支撑板16-24构成:压板2一侧有连接头4,其上有活塞杆孔3,另一侧焊有杠杆插座5,其上有紧固螺栓6,压板中部有上支点孔7、端部有拨头8;槽形支撑板9上部有上支撑槽10,其两侧有对称的上支点孔11,中部有转换支撑方孔12和转换支撑上孔13,下部有下支撑槽14,其两侧有对称的上支点孔15;转换支撑板16-24由支撑插板16和支撑夹板22构成:支撑插板16端部有拨头17和18、上部有转换支撑上孔19、侧面有固定相位板20、下部有转换连接孔21;支撑夹板22上部有转换连接孔23和转换支撑下孔24,把转换连接孔21和23重合用连接销连接。通过上支点孔7和11重合、转换支撑上孔13和19重合,插入连接销使压板、槽形支撑板和转换支撑板连接一体。
通过下支点孔15与27重合、转换支撑下孔24与28重合、筒座孔33与35重合、活塞杆孔3与35重合都插入连接销,把气筒、支点转换器和底座连成一体,再插入杠杆1,构成完整的二次变力高压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充气时机械运动过程:当钢筒36中的活塞到上止点时,在单手操作下,推动杠杆1作第一次摆式压缩,此时下支点转动,上支点不动,当杠杆摆动到与槽形底座25垂直时,压板中拨头8拨动支撑插板上拨头18使转换支撑板成一直线支撑了槽形支撑板22,此时下支点不动,上支点转动,这样支点的转换加大了臂长比,推动杠杆1作第二次摆式变力压缩,使活塞压到下止点,完成充气任务后,再返回到垂直位置,拨头8拨动拨头17,使转换支撑板弯曲,此时上支点不动,下支点转动,继续推动杠杆1使活塞回到上止点,完成充气的一次往复运动(参照附图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省力80%以上,老人、妇女皆可使用,高压压缩达到10个气压以上。
2、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能折叠,便于携带,单手操作,灵活自如。
3、应用范围广,除了自行车、三轮车和摩托车外还可以推广应用到气压千斤顶、油压机上。
本实用新型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1是二次变力高压充气装置的正视图;
附图2是附图1中的压板正视图;
附图3-A是附图1中的槽形支撑板正视图;
附图3-B是附图3-A的侧视图;
附图4-A是附图1中的转换支撑板正视图;
附图4-B是附图4-A的侧视图;
附图5是附图1充气运动过程示意图。
实施例:
1、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1实施:
1.1 支点转换器1-24的制造:
1.1.1 杠杆1的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光大,未经李光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6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式封口包装机
- 下一篇:具有警示作用的鹰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