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测量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94236296.9 | 申请日: | 1994-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2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8 |
发明(设计)人: | 曹秉刚;费鸣;史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G01R3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文英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测量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充电、保护及电池测量的电池测量充电器。
目前的充电器主要采用恒流或单向电流方式,对充电电池充电,因此充电电池易产生枝状晶体,影响了电池的寿命。不知道充电电池电量有多少,是否需要充电,极易导致电池过充,而损坏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功能、充电保护以及电池测量功能的电池测量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充电电路及测量指示单元,电压阈值设定管BG1的发射极接充电器输出端正极,基极经过一个反向稳压管D4接可变电阻R3动端,可变电阻R3并接于充电器的输出端正、负极,可控硅控制端接控制管BG2的集电极,可控硅负极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地,电阻R5与二极管D5反向串联于控制管BG2发射极与地之间,发光二极管LED2与电阻R6串联后并接于控制管BG2发射极与地之间,所示测量指示单元中的测试头的正负极的间距可调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单元电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及充电保护电原理图。
图1,图2为电池测量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及内部电原理图,该电池测量单元结构可以不同方式与充电部分连接。一种方式的测试头活动臂1为Γ型,内部由一导线分别与测试端2的正极及主体4的内部电路连接。活动臂1与主体4用轴7相连,可以以轴7为轴绕主体5自由转动0°~90°。测试端2,3的测试板由两金属片组成,金属片通过导线与主体4内部的电路连接。测试端3为专门测试9VTP型电池的测试端,测试端2的两极相碰,当进行电池测量测试时,手动活动臂1使其以轴7为轴转动,则测试端2的两极分开。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旋转不同的角度,就可以得到测试不同高度干电池,充电电池及钮扣电池的电量的间距。通过透明玻璃5就可以看到表头6指示的电量状况,立即可以直观地看出被测电池的电量是饱满还是不足,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充电。
另一种方式的测试头1的正端为拉杆结构,负端固定于与正端对应的位置的表头主体4上。测试头拉杆1固定于主体4上,其测试正端1直线活动一定距离。测试端3为专门测试9VTP型电池的测试端。不工作时,测试头1的正极与测试负端2相碰,当进行电池测量测试时,手拉测试头正极1拉杆,使其直线运动,则测试正负极分开。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拉开不同距离,就可得不同高度,可测试不同高度1#-5#干电池,充电池及钮扣电池的电量。通过透明玻璃5就可以看到表头6指示的电量状况,立即可以直观地看出被测试电池的电量是饱满还是不足或需要更换充电。
图3,为电池充电及充电保护的电路,充电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变为6V-9V交流电,经桥式整流电路、限流可变电阻R0及滤波电路后其正端接电压阀值设定管BG1的发射极及充电器输出端正极,BG1的基极经过一个反向稳压管D4接可变电阻R3的可动端,可变电阻R3并接于充电器的输出端正负极,可控硅正极接充电器输出端负极和控制管发射极,可控硅控制端控制管BG2的集电极,可控硅负极通过发光二极管接地,电阻R5与二极管D5反向串联于控制管BG2发射极与地之间,发光二极管LED2与电阻R6串联后并接于控制管BG2发射极与地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6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炉灶
- 下一篇:两路供电自动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