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法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4236665.4 | 申请日: | 1994-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2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发明(设计)人: | 蔡松柏;雷寤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松柏;雷寤初;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C02F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光成 |
地址: | 61008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系统。
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系统有膜法污水处理系统和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两种。其中膜法污水处理系统是利用构筑物中填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将流经构筑物污水中有机物质降解而使污水达到净化。尽管膜法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省,没有污泥回流设施,适应性强,启动较快,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可是它需要一套供氧鼓风设备,投资较大。同时它难以做到均匀供氧,而且这种处理系统的填料布置,使搅拌所需的空气量大于供氧的空气量,造成曝气器效能的降低。另外这种处理系统在单池中按A/O运行困难,脱氮难。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是一种成熟的,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虽然它工艺流程简单,出水水质稳定,产泥量少,不需要鼓风机设备等优点。然而该系统低负荷运行,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同时微一物处于A/O交替的环境中,专性菌功能减弱,浪费动力。而且该系统的转蝶供氧和推动力之间存在不易协调的矛盾,其混合效果较差。同时,必需设置污泥回流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混合效果好,无污泥回流,节省能量、投资少,无鼓风机系统,减少停留时间,降低土地占有量,能稳定保证出水水质达标,且使转蝶供氧和推动力协调的具有高有机物和高总氮去除氧的膜法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首先在氧化沟沟体内布置着辐射状的弹性立体填料,同时仍将转刷或转蝶安设在氧化沟的沟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辐射状弹性立体填料可采用梅花状方式布置在氧化沟沟体内,也可以采用平行方式布置在氧化沟沟体内。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该膜法氧化沟污水处理系统是由氧化沟沟体(1)、转蝶驱动器(2)和转刷或转蝶(3)组成,其中转蝶驱动器(2)与转刷或转蝶(3)直接连接。它们一起又被安设在氧化沟沟体(1)上。另外用框架将辐射状弹性立体填料(4)采用梅花状方式或平行方式布置在氧化沟沟体(1)内,并留出orbal转蝶(3)前后1-3米区域内不布置辐射状弹性立体填料(4)。该处理系统工作时,由于置于氧化沟中的辐射状弹性立体填料在平行的水流作用下,每一棵辐射状的弹性纤维对平行水流进行切割,形成无数个微湍流。这些微湍流单元在整个沟中形成一个完全混合体系,实现进水水质在沟中的完全均布,从而有利于微生物发挥最大的净化功能。而辐射状弹性立体填料在这种水流环境中,形成膜的微单元A/O体系。A/O体系的高微生物浓度,一方面可去N,另一方面也可将一部分难于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降解的物质,保证整个系统高有机物,高总氮的去除效果。另外之于WUHRMAM脱氮原理,一部分生物膜老化后脱落形成SS随水流走,保证了整个系统的低污泥,甚至无剩余污泥产生。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系统混合效果好,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强,其停留时间短,能单池实现A/O运行。由于它无污泥回收系统和无鼓风机系统,使得该系统易于上马,施工容易,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而且操作管理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松柏;雷寤初;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未经蔡松柏;雷寤初;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6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扑翼式飞机
- 下一篇:超高频无线电发射接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