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登攀轮无效
申请号: | 94236978.5 | 申请日: | 199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0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熊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家伟 |
主分类号: | B62K25/00 | 分类号: | B62K25/00;B60G25/00 |
代理公司: | 南充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祥述,袁英 |
地址: | 637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登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轨陆用车辆部件,特别是一种既可在平地上滚动运行,又可翻动登攀阶梯的登攀轮。
现行的无轨陆用车辆的车轮均是由单个车轮通过轴与车体联接,车轮连续与地面接触滚动实现车辆运行。设有这种车轮的车辆,只能在平坦的路面上行驶,一旦碰到较陡的凸起,车辆运行就发生困难。尤其是碰到连续凸起,车辆就无法运行。如人们日常使用的人力推(拉)车、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在设有地下或空中通道的车站、码头、机场就无法通过,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国专利CN2051919u公开了一种攀楼、平地多用车,其通过在车身的横轴两端装上行星轮来实现,这种行星轮实际上是由4个小轮与轮架组成的一个从动轮系。这种结构的轮系虽可在人力推拉车上使用,但其运行时特别费劲,且不安全,因而很难推广应用。中国专利CN2051921u公开的调距杠杆式爬楼平地两用车,通过在普通人力推拉车的基础上增加前后轮距自调装置,利用车身和把手作杆杠,使车轮自动调距,运行时虽较行星轮结构省一点力,但速度慢,也仅限于人力推拉车上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广泛应用于人力推拉车,轮椅、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多种类型车辆,使车辆既能在平地运行自如,又能登攀阶梯,且速度快而安全的登攀轮。
本设计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个含有3-8个等长的放射状轮架,轮架通过中心轴与车身连接,轮架与中心轴结合处,设有棘爪,中心轴上设有控制机构,轮架各支臂端部设有一车轮,车轮轮径与结构相同,车轮通过车轮轴与轮架联接,车轮轴与轮架行活动联接,在中心轴上设有中心齿轮,每个车轮旁设有同轴从动齿轮,中心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或在中心齿轮,从动齿轮间增设一中介齿轮,中介齿轮两侧分别与中心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
控制机构为爪型离合器,即中心齿轮在中心轴上能自由转动,中心轴上有花键的部分设有可轴向滑动的双面爪型离合器。或控制机构为变向齿轮组,即有二个齿轮分别与左右两登攀轮的主动齿联结在一起,中部设一个齿轮固接在中心轴上,另设一与中心轴相平行的轴,在轴上有联在一起的二个齿轮,它们可在平行轴上沿花键滑动。控制机构也可设计成伞齿轮组组成的减法差动机构,即设一伞轮转臂,转臂上固接一伞齿轮,伞齿轮分别与左右两侧中心轴上的同轴伞齿轮啮合,中心轴上伞齿轮与中心轴上中心齿轮联为一体。
轮架支臂设计成用螺杆调节轮心距的螺杆调节支臂,也可设计成一平面螺纹调节轮心距的平面螺纹调节支臂或设计成园锥齿轮调节轮心距的园锥齿轮螺杆调节支臂。
附图及力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爪离合器结构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向齿轮组结构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法差动机构结构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杆调节支臂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平面螺纹调节支臂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园锥齿轮螺杆调节支臂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轮椅正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家伟,未经熊家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69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工曲轴的专用铣床
- 下一篇:多功能强化汽化燃烧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