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穿排气针无效
申请号: | 94238319.2 | 申请日: | 199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57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张桂凤;祝丽萍;贵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4 | 分类号: | A61M1/04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虹 |
地址: | 415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行业中使用的一种专用胸穿排气针。
目前,国、内外对胸腔积气的排气一般采用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术或反复穿刺抽气法。闭式引流术操作复杂,需严格消毒器械和专科医师操作,创伤较大;而反复穿刺排气,患者很难接受,痛苦大,疗效欠佳。近年我国有人试用16号针头(医用最大针头内径为1.2mm),直接穿刺,针尾接水封瓶引流,但由于针管光滑无固定点,大部分针管外露于皮肤外,加之针尾较重,给固定带来不便,即使暂时固定,也因患者活动或呼吸运动而易引起:针头滑入损伤复张的肺脏;针头滑出导致皮下气肿,都会使排气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以上所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治疗胸腔积气的一种专用胸穿排气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途径来完成的:
胸穿排气针由针管、深度调节盘及调节紧固螺母等构成;在针管的上半部分加工有调节螺纹,调节螺纹下部装有与之配用的深度调节盘,调节螺纹上部装有与之配用的调节紧固螺母;针管上端设有国际标准型的针尾。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胸穿排气针的使用过程:当患者局部麻醉时,采用负压进针法,一旦负压消失,证明针头进入胸腔,即可拨出局麻针,并记录进针深度(该深度即为患者胸穿排气点的实际胸壁厚度),然后调整与设在针管(4)上的调节螺纹(5)相配的深度调节盘(3),使之与该患者胸穿排气点的实际胸壁厚度相符,立即将胸穿排气针垂直刺入皮肤,使深度调节盘(3)下端的圆盘端面与皮肤紧密接触,旋转调节紧固螺母(2),使之与深度调节盘(3)的圆盘面的另一端相连,起固定深度调节盘(3)的作用,这时针头因深度调节盘(3)圆盘的限位,不会继续滑入皮肤内,损伤复张的肺脏,同时用胶布将调节盘(3)的圆盘与皮肤粘贴,达到针管不外滑入的目的,这样即可达到胸腔排气的目的。
该胸穿排气针可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达到减轻胸穿排气针的整体重量及一次性使用的目的,可将调节紧固螺母(2)、深度调节盘(3)采用塑料等轻型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主要优点:1、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医生、护士均可独立完成,尤其在紧急情况和不具备闭式引流条件下迅速缓解症状,抢救生命;2、使用该装置治疗创伤小,因无需手术切开皮肤,无需缝合,减少了继发感染机会,减轻了病人在治疗中的痛苦;3、对积气量小不需做闭式引流的患者和肺功能差的年老体弱者,能迅速排气,改善症状;4、该装置深度调节盘(3)可在6.0~22mm之间任意调节,该调节范围适用于中国人胸腔排气点的胸壁厚度;5、该装置的针管内径达1.6mm(大于16号针头内径),避免了分泌物堵塞针管,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排气通畅;6、该装置填补了我国医疗战线上治疗胸腔积气无专用穿刺针的空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8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