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卵管绝育银夹无效
申请号: | 94238446.6 | 申请日: | 199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06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6/20 | 分类号: | A61F6/2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甄红玫 |
地址: | 5284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卵管 绝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育器械,具体来说是属于一种女性输卵管绝育银夹。
目前,国内普遍推广使用了输卵管绝育银夹。在现有文献中也公开过输卵管绝育银夹的技术,例如,国内专利文献第10卷21号所公开的专利号为:93212858.0的专利申请,就公开了输卵管绝育用系列银夹,目前使用的输卵管绝育银夹,也是由回钩、底臂、上夹臂、限腔点状钉组成。但是现有这些输卵管绝育银夹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限腔点状钉的高度是小于0.2mm,在银夹摺合后因输卵管保留的间隙太窄,因此造成输卵管被夹断或其组织坏死的机率较高;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在银夹摺合时,上夹臂末端面与回钩内侧面之间接洽紧密,因此往往因机械性摩擦造成输卵管系膜组织损伤出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适的输卵管绝育银夹,它是一种能降低在使用时输卵管被夹断或组织坏死和因机械性摩擦造成输卵管系膜组织损伤出血的机率的输卵管绝育银夹。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方案:输卵管绝育银夹由回沟[1]、底臂[2]、上臂[3]组成,底臂[2]的一端与回钩[1]连接,另一端与上臂[3]连接,底臂上均匀分布有限腔点状钉[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腔点状钉[4]其高度是0.25mm~0.3mm,上臂[3]与底臂[2]在未使用状态摺合时,上臂末端面与回钩内侧面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可采用回钩[1]与底臂[2]之间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上臂[3]与底臂[2]在未使用状态摺合时,最好上臂末端面与回钩内侧面之间的空隙是0.28mm~0.32mm。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限腔点状钉可设计成6个。
图1是本实用新型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由回钩[1]、底臂[2]、上臂[3]、限腔点状钉[4]组成。
在图1、图2所示中,底臂[2]与回钩[1]之间是相互垂直,它们是弧形连接,弧度半径为0.45mm;底臂[2]与上臂[3]在未摺合时,它们之间构成小于90°的角度,是弧形连接,连接底臂[2]的弧度半径为0.45mm,连接上臂的弧度半径1.3mm。上臂[3]比底臂[2]短,当输卵管银夹在未使用状态摺合时,上臂[3]末端面与回钩[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0.3mm。因为在输卵管银夹使用状态下,输卵管系膜是夹在上臂[3]末端面与回钩[1]内侧面之间,并且回钩顶端是顶起输卵管系膜的。所以上臂[3]末端面与回钩[1]内侧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可减少回钩与输卵管系膜间的机械性摩擦力,输卵管系膜组织的损伤程度大大降低。在示图中还可见,限腔点状钉[4]均匀分布在底臂[2]的上面,一共有六个,它们设计成半球形,其高度为0.25mm。由于经过2000例的离体输卵管测量,发现输卵管的平均直径为2.87±0.36mm,夹扁后其厚度为0.2-0.24mm,所以限腔点状钉的高度设定为0.25mm最合适,在银夹摺合时底臂[2]和上臂[3]之间留有较宽的间隙,输卵管所受的压力就比较适中,不容易造成输卵管夹断或组织坏死,而这样并不会影响绝育效果,也不会造成输卵管绝育银夹滑动。
经大量的临床试用,并与目前国内常用的输卵管绝育银夹作基本同样条件的对比试验,得出的结果如下[比率=发生人数/总测验人数]:
1.成功率:绝育手术15个月内,本实用新型的复孕率是0.72%,而普通输卵管绝育银夹的复孕率是0.74%,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复孕率低而成功率高;
2.付反应:
两种输卵管银管绝育手术后对经血量、经痛情况、月经周期和持续天数等月经情况和性欲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 普通型
无 改 变 72.9% 73.5%
手术后经血量比手术前多 17.6% 18.9%
比手术前少 9.5% 7.5%
手术后月经周期 不规则 8.7% 9.9%
手术后痛经 有痛经 25.3% 27%
术后月经持续天数 均数±sP 4.89±1.43 4.98±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未经中山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8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5%浓度过氧化氢萃取塔装置
- 下一篇:活节式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