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机话筒线免纠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38469.5 | 申请日: | 199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218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滔 |
主分类号: | H04M1/15 | 分类号: | H04M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机 话筒 线免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除电话机话筒线纵绕现象的装置。
现在电话机与话筒之间的话筒线为普通的单螺旋结构,采用单螺旋结构的目的是使话筒线自身易于收拢且收拢时的长度较短,又易于拉开伸长且拉开时有足够的长度,使使用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免不了有通话时间较长的现象,此时人们有换手和换耳朵听电话的行为发生,就在人们顺手拿起电话,习惯地或者说自然而然地换手和换耳朵听电话,再随手放下话筒的一系列行为过程中,话筒便在空中翻转一圈,话筒线随之翻转一圈。一部电话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使用空间位置、使用者和使用者的习惯等情况是基本稳定的,话筒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翻转的概率并不是均等地各占一半,在使用一段较长时间后翻转会朝一个方向明显地积累起来,使电话机话筒线发生纠绕现象。当积累起来的翻转行为在方向上与话筒线螺旋方向相反时,会使螺旋结构反向扭曲变形,话筒线便纠绕在一起,使用时不能方便自由地拉开伸长,话筒的使用半径受到限制,使用不方便;当积累起来的翻转行为在方向上与话筒线螺旋方向相同时,会使螺旋加剧,螺旋结构的螺旋半径变小,话筒线伸长,并丧失自然收拢的能力,收拢不方便,就算收拢了也容易发生纠绕现象,也给使用带来不便和不必要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解除电话机话筒线纠绕现象的装置,使话筒线回到伸缩自如而又不纠绕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话机内装有旋转接线杆,话筒线从旋转接线杆末端接出后呈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由两段旋转方向相反的话筒线组成,话筒线呈双螺旋结构使话筒线只作正向翻转,不发生反向扭转变形现象,减缓纠绕现象发生的频率;转动旋转轮使话筒线随旋转接线杆一起逆着话筒线翻转方向旋转,从根本上解除话筒线的纠绕现象。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话机话筒线免纠绕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该装置旋转接线杆的纵剖面图,图3是该装置旋转接线杆的横截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旋转接线杆(1)和双螺旋话筒线(2),双螺旋话筒线(2)从旋转接线杆(1)末端的旋转轮(3)中接出,双螺旋话筒线(2)的末端接入电话机的话筒(13)。旋转接线杆(1)的位置由电话机内的固定座(4)和旋转轮(3)共同限定,其中旋转轮(3)卡在机壳(11)的接出孔(12)位置上,旋转接线杆(1)不能前后左右移动,但可以转动。接在旋转接线杆(1)末端的双螺旋话筒线(2)由两段旋转方向相反的普通单螺旋话筒线组成。
该装置的旋转接线杆(1)由四个金属芯(5)、三个绝缘层(6)和一个旋转轮(3)组成,各组成部分为结构上同轴的旋转体。旋转接线杆(1)的四个金属芯(5)的前端分别与四块金属弹片(7)相连,四块金属弹片(7)分别与四根主机信号输出线(9)相连;旋转接线杆(1)的四个金属芯(5)的末端分别与话筒线(2)内的四根导线(10)相连,在旋转轮(3)中集结成束接出,经双螺旋结构接入电话机的话筒(13)。
电话机里传来的语言信号由分别接在四个接线柱(8)上的四根主机信号输出线(9)传到四块金属弹片(7)上,再分别传送到旋转接线杆(1)的四个金属芯(5)上,最后由双螺旋话筒线(2)内的四根导线(10)传送到话筒(13)内。语音电信号从主机信号输出线(9)到旋转接线杆(1)的传送方式还可以采用现在常用的芯式插头与芯式插座的连接方式。使用时由于螺旋结构反向旋转所需的扭矩比正向旋转的扭矩大,反向旋转比正向旋转难,于是双螺旋话筒线(2)的螺旋与话筒(13)翻转方向相反的部分往往不会被旋转,螺旋不致被破坏和纠绕;只在螺旋方向与话筒(13)翻转方向相同的部分发生旋转,使话筒线螺旋加剧,螺旋结构半径变小,话筒线伸长,一般不发生比较严重的纠绕现象,即减缓话筒线的纠绕现象。在话筒线(2)发生轻微或较严重的纠绕时,把话筒(13)拉开,展开话筒线(2),查明旋转方向,转动旋转轮(3)使话筒线(2)随旋转接线杆(1)一起逆着话筒(13)的翻转方向旋转,即可彻底解除话筒线的纠绕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滔,未经何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84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扩散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涡旋空气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