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充气器无效
申请号: | 94238861.5 | 申请日: | 1994-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26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连新 |
主分类号: | B60C23/10 | 分类号: | B60C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充气 | ||
一种轮胎充气器,主要用于摩托车的轮胎充气。
目前,摩托车(二轮或三轮)的轮胎漏气时,采用电动打气筒或手动打气筒进行充气。电动打气筒是一种连接电源的固定装置,手动打气筒由气筒、输气管和气门夹子构成,虽能随车携带,但体积大不够方便,充气也较累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充气省力且快而足的充气器,利用摩托车气缸为进气源,脚踏起动杆进行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利用现有技术中的输气管和气门夹子,再设计一个充气头,套接在输气管的另一端构成本充气器。充气头包括由一段金属棒制成的一个进气构件和一个出气构件,两构件以螺纹连接并开有轴向通孔,通孔由孔径大小不同的二个段构成,螺纹连接段即为大孔径段,其内放有一粒圆珠,余者为直径小于圆珠的小孔径段,进气构件的另一端车有外螺纹,用以旋接在气缸盖火花塞口上,进气构件的二个外螺纹沉根槽处装有密封圈。出气构件的另一端车有塔形圈以连接输气管。
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不采用二个构件旋接而采用一个整体件,即采用一段金属棒。开出轴向通孔,它也由孔径不一的二个段构成,大孔径段里放有一粒圆珠,并有一径向螺栓穿过通孔旋在金属棒内,小孔径段的孔径小于弹子的直径。充气头的一端车有外螺纹,沉根槽处套有密封圈,另一端车有塔形圈以连接输气管。
使用本充气器充气,十分省力,充气快而足。充气头和气门夹子体积小,连同输气管盘成环状,携带方便,避免了轮胎一旦漏气,身边无打气筒人推车走的尴尬情况。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进气构件(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出气构件(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充气头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图1、图2和图3显示了充气头由进气构件(1)和出气构件(2)以螺纹旋接而成。构件(1)和(2)各采用一段金属棒制取,金属棒的横截面以正六角形为好,如用六角铜棒,当然五角形、甚至圆形也可。进气构件(1)沿轴向开一通孔,通孔的二段口径大小不一,以圆珠的直径为准,大孔径段(3)因需放入圆珠(5),故其孔径必须大于圆珠直径,而小孔径段(4)的孔径则要小于圆珠直径。这种设计可以限止圆珠只能在螺纹连接段的大孔径(3)中运动,保证了气流只能单向行气,而不会产生逆向回气。构件(1)的二端有外螺纹,它的沉根槽处套有密封圈(图未示出)以防漏气。
出气构件(2)的轴向通孔孔径小于圆珠直径,可与小孔径段(4)相同,构件(2)的一端有旋接构件(1)的内螺纹,另一端有塔形圈。输气管可采用石油液化气罐的输气软管或现有打气筒的输气管,将出气构件(2)的塔形圈装入输气管(6),输气管的另一端装有气门夹子(图未示出),构成了本轮胎充气器。
实施例2。
见图3,采用一段六角铜棒,开出轴向通孔,通孔中大孔径段(3)的孔径大于圆珠(5)的直径,内放圆珠(5),小孔径段(4)则小于圆珠直径。设置一个径向螺栓(7)穿过大孔径段(3)旋在充气头内,该螺栓可防止圆珠(5)从通孔中掉出,这样旋出螺栓(7)便可更换圆珠(5)。充气头的一端有外螺纹,沉根槽处装有密封圈。充气头的另一端有塔形圈。
使用时,关闭油路开关,用完化油器内的剩油,旋出气缸盖上的火花塞,将进气构件(1)旋入火花塞口,用扳手拧紧,不可漏气,将气门夹子夹到轮胎的气门口,脚踏摩托车起动杆几分钟就可使轮胎达到4公斤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连新,未经周连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8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