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膛维修用吊篮无效
申请号: | 94239204.3 | 申请日: | 199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0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吉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24 | 分类号: | E04G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逸良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膛 维修 吊篮 | ||
一种炉膛维修用吊篮。
众所周知,为确保热电厂及工业锅炉的正常运行,锅炉炉膛必须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以往炉膛维修时必须用钢管或毛竹或圆木及竹篱笆在炉膛内搭成一排排的脚手架,以便维修人员攀行。这种脚手架除了需用大量原料外(例如我公司热电厂在炉膛维修时就需用钢管80吨之多),还常因电焊和切割导致竹篱笆踏板易于着火,维修人员来不及撤出炉膛的惨祸隐患,而且维修人员在作业时上下攀行既不安全,劳动强度又过大。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在炉膛修理时可沿炉膛壁升降的载入和载物的吊篮,以使维修人员站立或坐于其内对炉膛进行检查和维修。
由于一般炉膛入孔较小(如本公司热电厂锅炉炉膛入孔为600×400mm),因而本实用新型设计成组装式结构。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顶框 2.立柱 3.座椅 4.工具箱
5.踏板 6.照明系统 7.拉杆 8.传动钢索
9.座梁 10.磁性滚轮11.轮杆12.底梁
图3为拉杆(7)的示意图
13.吊圈 14.固定板
图4为吊圈(13)的示意图
图5为顶框(1)的示意图
图6为两只本实用新型吊篮的正视图
15.平台
图7为平台(15)的正视图
16.上护杆17.下护杆18.平台底座19.拉筋
图8为平台(15)的俯视图
20.网板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顶框(1),四根立柱(2),座椅(3),抽屉式工具箱(4),踏板(5),照明系统(6),拉杆(7),传动钢索(8),两根座梁(9),磁性滚轮(10),轮杆(11),两根底梁(12),吊圈(13),固定板(14)。所有组件均携入炉膛后再行组装。组装时两根底梁(12)固定在四根立柱(2)的下端部,踏板(5)固定在两根底梁(12)中间,顶框(1)固定在四根立柱(2)的上端部,两根座梁(9)固定在四根立柱(2)的中间偏下方,座椅(3)固定在两根座梁(9)的上面,座椅(3)的下面有抽屉式的工具箱(4)。座椅(3)的椅背固定在立柱(2)上,拉杆(7)固定在固定板(14)的中间部位,固定板(14)固定在立柱(2)上,拉杆(7)上固定有吊圈(13),传动钢索(8)穿过吊圈(13)并加以锁定,传动钢索(8)与炉顶的传动机构相连,这样当传动机构传动时吊篮就可沿着炉膛壁升降,磁性滚轮(10)装在轮杆(11)上,轮杆(11)固定在底梁(12)的端部,这样吊篮就可藉磁性滚轮(10)的作用而吸附在炉膛壁上,防止维修人员作业时因吊篮晃动而影响维修质量。照明系统(6)固定在拉杆(7)的上端部。
当需要多人进行维修时,在两只本实用新型中间还可拚装一只平台。平台(15)也是组装而成,平台(15)包括有上护杆(16),下护杆(17),平台底座(18),拉筋(19)和网板(20)。平台底座(18)的宽度要小于炉膛入孔的高度。网板(20)固定在平台底座(18)上,网板(20)的长度应为平台底座(18)的长度减去两块踏板(5)的长度,拚装时,将装有网板(20)的平台底座(18)的两端分别插入两只吊篮的底梁(12),并固定在底梁(12)和立柱(2)上,上护杆(16)固定在立柱(2)的顶部,下护杆(17)固定在立柱(2)的中间偏上部位,上、下护杆(16)(17)和平台底座(18)中间固定有若干根拉筋(19)。两只本实用新型拚装平台(15)后,就可使多个维修人员对炉膛进行多点维修和检查。
本实用新型使用后就可使维修人员在沿炉膛壁上下升降的吊篮中对炉膛进行检查和维修,维修人员即可免上下攀行脚手架之苦,又可免竹篱笆踏板易于着火之险,而且还节省了大量搭脚手架的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未经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9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除尘装置
- 下一篇:折叠式两轮和三轮两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