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机观景器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4239351.1 | 申请日: | 199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2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0 |
发明(设计)人: | 许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和雄 |
主分类号: | G03B13/02 | 分类号: | G03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观景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机观景器的结构。
传统的相机观景器的结构参见图1,大多数由三层不同厚度及样式的镜片构成,其中物镜A用于透光虚像焦距的凹透镜,半穿透反射镜B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光线透视率为50%的镜片,目镜C为一有度数并镀上四方形水银框1的凸透镜,三者依序排列置于焦距架子内的前、中、后三个嵌合座3内,组成一个观景器。由于这三个镜片间排列的距离有一定的比例规定,使相机的基本宽度一直以此而受到限制,至今仍未突破,且半穿透反射镜B仅用来以其光线穿透率50%来表现反射效果,除此外无其它功能、但制作时仍须个别加工制造,既费时、费工又费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将原负责虚像焦距的物镜A与具有半穿透光线能力的半穿透反射镜B制成一个同时具有两者功能的合成镜片AB的制作省时、省工又省料,并能缩短观景器的镜长的一种相机观景器的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由焦距架、上盖、物镜、半穿透反射镜及目镜组成,其特征在于物镜及半穿透反射镜是一块合成镜片,它是一块反射成像焦距与穿透成像焦距同在一点的凹透镜,其前面为有透光虚像焦距的物镜,其背面为有50%光线透视率的半穿透反射镜,合成镜片置于焦距架的前处第一嵌合座内,目镜置于焦距架的后处第二嵌合座内。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观景器能看到更广的视野,利于被摄景物角度的取舍。本观景器的制作突破了现有技术,采用了合成镜片后既缩短了相机的镜长又节约了人工及材料,降低了制作成本,极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相机观景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观景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相机观景器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详述如下: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目镜C、焦距架2、合成镜片AB、上盖6。目镜C为有度数且镀有方形水泥框1的凸透镜,也是眼睛从此处看到所要拍摄景物之处。焦距架2为一长方锥,其前、后、上三面为开口面,在前、后处各设有沟漕状的第一嵌合座4与第二嵌合座5,前处的第一嵌合座4为置入合成镜片AB,后处的第二嵌合座5为置入目镜C。合成镜片AB为一反射成像焦距与穿透成像焦距同在一点的凹透镜,它将传统相机观景器内负责虚像焦距的物镜A后半部的地方,经过特殊处理的方式使其具有同半穿透反射镜B的功能,成为一种特殊的新组合。上盖6为一梯形的薄板片,当镜片分别装设于焦距架2的第一嵌合座4及第二嵌合座5后,再将上盖6盖于焦距架2的开口朝上之面,由此构成一个相机观景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顺序参见图2、图3,先将焦距架2的前、后、上方呈开口之面朝上,然后将合成镜片AB置入第一嵌合座4内,其镜片为平面的一方朝外,凹入的一方朝内放置,再将目镜C置于第二嵌合座5内,镜片稍为凸出的面朝外,呈平面的一方朝内放置,最后再将上盖6盖在焦距架2的开口朝上之面上,装成一个相机的观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和雄,未经许和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39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开关单元
- 下一篇:双管日光灯电子恒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