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闹钟的止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40281.2 | 申请日: | 1994-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08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烟台闹钟厂 |
主分类号: | G04B23/03 | 分类号: | G04B23/03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彬瑞 |
地址: | 264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闹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闹钟的止闹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械闹钟的止闹装置,属报时控制领域。
现有机械闹钟的止闹装置,除双铃闹钟为旋转拨动止闹杆外,均为后止闹方式,该止闹方式的不足之处是,止闹不方便。止闹时,要拿起闹钟,找准止闹帽并按下后才能达到目的,若在晚上,不开灯时止闹,其不足更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闹方便的闹钟止闹装置。止闹时,按下位于钟壳上端的止闹帽即可达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由打锤轴15,止闹杆16,起闹簧18,推闹簧19构成。其特殊之处是,在钟壳的上端面连接了可在垂直钟壳方向上移动的手动止闹件20;在机芯的夹板柱11上连接了绕其转动的止闹片7,止闹片7上臂与手动止闹件20的下端相触。止闹片7上的驱动片,上端与其上臂相交,下端面为一斜面14。在止闹片7轴孔的边部与靠近对闹轴10的机芯架之间连接了一弹性件9。在打锤轴15上,止闹杆16的外侧又固定连接了一止闹杆17。弹性件9可以是弹簧条,也可以是弹簧片。如果止闹片7轴孔的轴壁较厚且有一凸边,则弹性件9的上端直接固定在轴孔侧壁的凸边上即可,否则,最好在止闹片7的轴孔处铆接一止闹片套8,使弹性件固定在该止闹片套8上,这样,连接件的牢固性大。弹性件的另一端最好连接在对闹轴10上,这样便于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最好是在止闹片7的下臂上,设一弯边12,该弯边位于机芯前夹板13的槽内,以限定止闹片7静止时的位置,利于装配。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了止闹件20,止闹片7,止闹杆17,使垂向力转变成了水平力,达到了现有后止闹的效果。因此,它具有止闹方便的优点。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止闹帽,2-止闹轴,3-螺套,4-垫圈,5-钟壳,6-螺母,7-止闹片,8-止闹片套,9-弹性件,10-对闹轴,11-夹板柱,12-弯边,13-前夹板,14-斜面,15-打锤轴,16、17-止闹杆,18-起闹簧,19-推闹簧,20-止闹件。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止闹件20由止闹帽1,止闹轴2,螺套3,垫圈4,螺母6构成。螺母6将垫圈4,螺套3固定在钟壳5上,将止闹轴穿出钟壳后与止闹帽1铆接。止闹片7以轴孔为顶点,向上、下各伸展一臂,上臂与一驱动件相交后固定相接,驱动件的下端面为斜面14。它的下臂上有一弯边12,弯边12位于前夹板13的槽内,它的轴孔处铆接止闹片套8后固定在夹板柱上。弹性件9为弹簧条,它的上端固定在止闹片套8上,下端固定在对闹轴10上。止闹杆17铆接在打锤轴15上,它位于止闹杆16的外侧。止闹、对闹过程如下。止闹时,用手按下止闹帽1,这时,止闹轴2下压止闹片7的上臂,止闹片7绕夹板柱11向下旋转,止闹片7上的斜面14推动止闹杆17作轴向移动,迫使打锤轴15和止闹杆16一块作轴向运动,达到了止闹帽位于闹钟后壳上的效果,当止闹杆16被起闹簧18夹住时,便可止闹。当手离开止闹帽1后,止闹片7、止闹杆2、止闹帽1在弹簧条9的恢复力矩作用下,往相反方向转动,直至止闹片下臂的弯边12与前夹板13的槽壁相触,此位置,即是止闹杆2、止闹帽1与止闹片7的静态位置。起闹的工作原理与原后止闹相同。即上闹条时,打锤轴15在推闹簧19的作用下后退,当退到止闹杆16离开起闹簧18时,便进入了打铃状态。当定闹时刻与指针指示的时刻一致时,铃声响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烟台闹钟厂,未经山东烟台闹钟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0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晴雨伞
- 下一篇:可更换多种夹具的钥匙复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