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传热元件的可拆接头无效
申请号: | 94240331.2 | 申请日: | 199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37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7-19 |
发明(设计)人: | 程林;杨培毅;田茂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41/08 | 分类号: | F16L41/08 |
代理公司: | 山东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耿庆章 |
地址: | 2500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热 元件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传热元件与热媒管的连接,特别是用于管式传热元件的一种可拆接头。
传统的管式传热元件与热媒管的联接一般采用胀接或焊接方式,不可拆卸。而对于浮动盘管或弹性管束这样的传热元件,由于结构的原因,与蒸汽管及凝结水管的联接只能采用焊接。盘管或管束一般采用铜材,而蒸汽管或凝结水管一般则为普通钢或不锈钢制造,两者材质不同,焊接工艺较为复杂,且焊接质量不易保证。同时,焊接高温使铜材强度大幅度降低,不能保证传热元件的长期可靠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强度高,使用可靠,装拆方便的管式传热元件连接接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可拆接头由固定螺母、垫片、套筒和压紧螺柱构成,固定螺母焊接在热媒管上,套筒与传热元件用胀接方式联接,利用压紧螺柱将套筒与固定螺母紧密联接,套筒与固定螺母之间设有垫片,起密封作用。
实施例,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由固定螺母[2]、垫片[3]、套筒[4]、压紧螺柱[5]组成。固定螺母[2]由一般优质钢或不锈钢制造;焊接在热媒管[1]上;垫片[3]用纯铜薄板冲压而成,并经退水热处理;套筒[4]用一般优质钢或不锈钢制成。传热元件[6]与套筒[4]用胀接联接,对于压力特别高的热媒,也可在靠热媒端的端部焊接密封后,而后胀接。由于套筒[4]具有一定长度,因而可以保证传热元件[6]出口处具有足够的强度。压紧螺柱[5]一般由优质钢或不锈钢制成,中间开孔,将套筒[4]一端置于其中。压紧螺柱[5]通过套筒[4]胀接在传热元件[6]的端部。装入固定螺母[2]内的套筒[4]上设有压紧垫片[3]的凸环结构。联接时,通过套筒[4]上的凸环压紧垫片[3],从而起到密封与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焊接或胀接的弊端,可拆卸,且密封性能好,固定强度高,制造工艺简单,是一种可靠而方便的管式传热元件胀接接头。
本接头最高适应热媒压力100MPa,温度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大学,未经山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0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