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式房间通风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0484.X | 申请日: | 199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4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守峰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间 通风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房间通风换气时一般有热量或冷量的损失,如何减少这种损失的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1992年德国人推出一种“绝热冷量回收器”,其技术特征是在排风管和进风管外壁上喷淋循环水,以增强换热回收能量。1993年荷兰人推出一种“房间通风热量回收装置”,它利用空气--空气板式换热器回收能量。1992年在制冷学报(第2期P11~16)上发表了一种“翅片式静止型全热交换器”,利用空气--空气翅片板进行热、湿交换,以回收空调排风中的冷量。这些装置均为组装式结构,独立使用,功能少,耗材质多,成本高,并且比较笨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玻璃窗相结合的房间通风热交换器,它能弥补上述各种类似装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有一双层玻璃窗,下窗框的下方设有排风幕,上窗框的上方设有导风板、档风、雨门和排风道,在左窗框左侧设有新风幕和空气过滤器,在新风幕上、下两端的外侧面设有档风、雨百叶窗,在右窗框右侧设有送风道。
本实用新型利用双层玻璃减少室内的冷或热负荷,利用窗玻璃作换热板回收排风中的冷或热量,节省材质,通风换气,清洁空气,并可兼作风机盘管供冷或热,改善室内布风。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其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其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有一双层玻璃窗,其上、下、左、右各有一窗框(3)、(8)、(7)和(10),各窗框的室外表面及与墙壁之间有保温材料层(11),例如聚氨脂硬质泡沫塑料层,在外层玻璃(14)的外表面镀有保温、反射阳光的膜。以上这些措施可收到明显的保温效果,减少了室内的冷或热负荷。在下窗框(8)的下方设有排风幕(1),后者呈管状,两端进风,沿轴的切向有出风槽,在上窗框(3)上方设有弧形导风板(2)、挡风、雨门(12)和排风道(4)。室内的冷或热空气由排风幕(1)沿内层窗玻璃(13)的内面向上流动,经导风板(2)、档风、雨门(12)和排风道(4)排出室外。在左窗框(7)的左侧设有新风幕(5)和空气过滤器(6),在新风幕(5)上、下两端的室外侧面设有挡风、雨百页窗(15),在右窗框(10)的右侧设有送风道(9)。室外的新风经挡风、雨百页窗(15)、空气过滤器(6)由新风幕(5)送至双层玻璃之间,经过内层玻璃与排风换热后由送风道(9)送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镀膜的外层玻璃(14)可改用双层玻璃。本热交换器适用于各类玻璃窗采光的空调、供暖建筑房间。新风、排风流动的方向可为顺流、逆流、叉流等。风幕可调风量、风向,兼作风机盘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守峰,未经郑守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0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