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力无碍泥沙抽水泵无效
申请号: | 94240678.8 | 申请日: | 1994-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021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发明(设计)人: | 费立奎;陈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立奎 |
主分类号: | F04B9/14 | 分类号: | F04B9/1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力 无碍 泥沙 抽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水泵技术领域,是一种不需电源,可将泥沙与水同时抽出的水泵。
目前已有的人力抽水泵,使用方便、应用较广,比较受广大农村的欢迎,但是,经使用发现,它有某些不足:当水中混入泥沙时,极易损坏水泵,使泵的寿命大幅度降低;阀的密封性较差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力无碍泥沙抽水泵,使其在抽水时,具有水中的泥沙不影响上水量,不损坏水泵,并具有密封性能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抽水泵有支座【10】,其上固定缸套【12】,缸套【12】内安装活塞杆【19】,活塞杆【19】上安装活塞密封盖【15】、活塞环【14】,活塞座【13】,在缸套【12】的底部安装吸水管【1】,吸水管【1】的一侧安装排水管【30】,吸水管【1】内安装底阀体【6】,底阀体【6】中心处安装螺栓【2】,螺栓【2】上依次安装弹簧座【3】、弹簧【4】底阀盖【8】,缸套【12】上端安装支架【20】,支架【20】上固定手柄【22】,手柄【22】与连杆【21】的一端联接,连杆【21】的另一端与活塞杆【19】联结。为了增强密封性能,将底阀体【6】与阀盖【8】的接触面改为线接触,排水阀【28】与阀盖【29】的接触处也为线接触,抽水泵的排水管【30】内安装排水阀【28】,排水阀【28】的中心处安装螺栓【26】,螺栓【26】上依次安装弹簧座【25】、弹簧【27】及阀盖【29】。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图中【10】是抽水泵的支座,支座【10】上固定缸套【12】,缸套【12】上端固定支架【20】,支架【20】上固定手柄【22】,手柄【22】与连杆【21】的一端联接,连杆【21】的另一端与活塞杆【19】联结,缸套【12】内安装活塞杆【19】,活塞杆【19】的上端从支架【20】上的孔中穿出,活塞杆【19】上安装活塞密封盖【15】、活塞环【14】、活塞座【13】,这些零件采用螺母【44】和螺母【16】固定,缸套【12】的底部安装吸水管【1】,吸水管【1】的一侧安装排水管【30】,吸水管【1】内固定安装底阀体【6】,在底阀体【6】的中心处安装螺栓【2】,螺栓【2】上依次安装弹簧座【3】、弹簧【4】、底阀盖【8】,排水管【30】内安装排水阀【28】,排水阀【28】的中心处安装螺栓【26】,螺栓【26】上依次安装弹簧座【25】、弹簧【27】及阀盖【29】,底阀体【6】与阀盖【8】的接触处为线接触,排水阀【28】与阀盖【29】的接触处也为线接触,底阀体【6】及排水阀【28】与阀盖【29】接触处的结构均为斜面,斜面的顶端与阀盖接触,阀的密封性能增强,本实用新型抽水时,手柄【22】带动连杆【21】将活塞杆【19】上移,由于缸套【12】与吸水管【1】相通,缸套【12】内的负压作用,将水吸入吸水管【1】,这时,螺栓【2】带动阀盖【8】上移,底阀体【6】打开,水通过孔【5】、【23】进入吸水管【1】一部分进入缸套【12】,此时排水阀【28】处在关闭状态,而当活塞杆【19】下移时,阀盖【8】下移,底阀体【6】关闭,水将阀盖【29】打开后排出,螺栓【26】带动阀盖【29】复位,关闭排水阀,再摇动手柄【22】,活塞杆【19】上移,依次循环吸水、排水,图中【7】是螺钉,【9】是固定螺母,【11】是排水孔,【17】是轴套,【18】是密封盖,【24】是垫子,【31】是环气阀,【32】是套,【33】是销子,【34】是螺母,【35】是套,【36】是套,【37】是槽,【38】是螺母,【39】是密封盖,【40】是弹簧垫圈,【41】是螺钉,【42】是摆杆,【43】是油门塞,打开塞子可以加油润滑各部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进排水均通过吸水管【即:下位排孔】,因而当水中混入泥沙时,可与水同时排出,不损坏水泵,不影响上水量。由于阀盖与阀体的接触均为线接触,因而阀的密封性能较好,吸程相对增加,由于泵的各种结构均设有加油孔,因而其使用寿命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立奎,未经费立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0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