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内循环式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1078.5 | 申请日: | 199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94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万继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继领 |
主分类号: | F24J2/20 | 分类号: | F24J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循环 太阳能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内循环式太阳能热水器,字母表示为PNT-120型太阳能热水器。P代表平板式,N代表内循环,T代表太阳能,120为水箱设计容积120市斤。
目前的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有两种:一种是闷晒式;一种是高位水箱循环式。闷晒式,水在水箱内不循环,因此存在着水温不均、热交换效率低的缺限;高位水箱循环式,由于水箱与受热板分体,热交换中间有个传导过程,因此热交换效率也不高,另外这种分体式结构使保温不好处理,因此又存在着保温性差的缺点。两种热水器安装时都需要双管安装,这样即不便管道保温又不经济,另外两种热水器的放气管都与外界直接相通,使热量损耗较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克服了现用热水器存在的缺限。实现了单管安装、自动控水、内部循环、一体结构、可并联扩容等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实用的新型太阳能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水器包括外箱体(1)、玻璃盖板(2)、供水引出管(3)、水箱(6)、出水单向阀(15)、进水单向阀(18)、呼吸阀(19)、循环隔板(7)、太阳能增热器(53)、太阳能软管(54)等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部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向流片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增热器左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增热器并联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软管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内连接安装示意图。
在图1中,1是外箱体、2是玻璃盖板、3是供水引出管、4是支架、5是引出管。
外箱体(1)外观尺寸根据所不同型号而定。本型号宽×高×厚为1×1.2×0.18米。其安装时要求有一定倾斜角,其大小与当地的太阳高度角一致。外箱体工厂化生产时可一次冲压成型,其材质不限,只要耐雨防晒有一定强度即可。供水引出管(3)再引出部分用太阳能软管与室内管路连接,软管的布置安装最好采用建筑性安装,即在房屋建筑时在墙体内象烟道那样设计专用通道,软管从中穿过。这样一是保温性好;二是美观不显零乱。支架(4)采用组合式设计,不用焊接形式,并可进行高度调节。呼吸引出管(5)用塑料材料制作,以减少热量损耗。
在图2中,6是水箱、7是循环隔板、8是吸热层、9是垫块、10是内层玻璃盖板、11是外层玻璃盖板、12是间隔框、13是玻璃压条、14是自攻螺钉、15是出水单向阀、16是连接管、17是保温层、18是进水单向阀、19是呼吸阀。
在图3中,20是循环隔板与水箱连接处。
水箱(6)最好用铝合金冲压成型,简易制作时也可用白铁皮锡焊而成。水箱(6)的顶部留一开口,开口的大小以安装水箱内部装置时方便为宜,安装好后开口用开口盖(27)封闭。水箱的受热那面要用吸热吸光性好的材料喷涂处理,形成表面吸热层(8)。简易的方法可用锅灰加清漆加少量铜沫涂刷。水箱(6)的尺寸本型号为:0.9×1.1×0.07米,设计水位控制高度1米,盛水约120市斤。循环隔板(7)装置在水箱(6)内受热那面上,与其之间的距离为0.5-0.8厘米,循环隔板(7)左右两个边与水箱受热面密接固定,上下保持相通形成扁平通道。循环隔板(7)的宽略小于水箱(6)的内宽,其上下高度要随水位线一同设计,其高度技术要求是上部低于实际水位线2-3公分下部高于水箱底部2公分。循环隔板(7)要求隔热,使其前后的水形成温差,制做时必须用隔热材料或采取双层中空的办法制做。
垫块(9)的作用是增加玻璃盖板的强度,使之不易破碎。玻璃盖板本实用新型设计为双层,这样虽使入射光受一些影响,但其所产生的保温效应确很好,不致于白天晒热的水晚上用时再凉,另外冬季使用夜间也不必放水担心冻坏。内玻璃盖板(10)与水箱受热面之间的距离为3公分,外玻璃盖板(11)与内玻璃盖板(10)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公分。如不考虑造价因素,两层玻璃盖板可用一块双层中空玻璃代替。间隔框(12)是一个泡沫矩形框,其作用是限定两层玻璃盖板之间的间隔。玻璃盖板通过玻璃压条(13)、自攻螺钉(14)与外箱体(1)固定。保温层(17)用泡沫保温材料一次成型,厚度设计不少于5公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继领,未经万继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1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