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跟骨刺防治鞋无效
申请号: | 94241433.0 | 申请日: | 199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0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兆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兆贵 |
主分类号: | A43B7/00 | 分类号: | A43B7/00;A43B2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000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刺 防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保健用品,尤其是用于防止和治疗足部跟骨刺的跟骨刺防治鞋。
鞋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品,但是,由于长时间穿着不当使足底部的拓健膜与跟骨连接的跟结节角质化形成跟骨刺。跟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使人足跟疼痛,难以站立和行走。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较好的防治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手术或封闭疗法,其效果均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治疗跟骨刺尚无好措施的情况,而提供一种具有固定高度鞋跟的跟骨刺防治鞋的技术方案。
本方案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跟骨刺防治鞋主要是由鞋底1、鞋帮2和鞋跟4构成,本方案的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鞋跟4由与脚底面接触的鞋跟4上顶面到鞋跟4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5至20毫米;并在鞋跟4的上顶面对应鞋跟4底面内沿处开始,向鞋跟4后方加工有长半轴为40毫米,短半轴为10毫米,最大深度为5至7毫米的半椭圆弧面槽3。另外,在鞋跟4的底面到鞋底1的底面有一连接的过渡斜面5。
本实用新型所确定的鞋跟高度,是最符合人体生理及生物力学要求的高度。经肌电图测试,在此高度时电位活动最低,近似于静电,因此使跟结节的受力最小,减少对其刺激和角质化的程度。再加鞋底顶面有半椭圆弧面槽对有炎症和已角质化的跟结节,可减少对其压力缓解患者的痛苦。经临床应用对500例病人的实用证明,治疗效果极佳,穿用此鞋均在半月左右症状消失。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示意图。
现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阐述。跟骨刺防治鞋是鞋底1和鞋跟4用橡胶制成一体,鞋底1和鞋跟4的底面之间有连接的过渡斜面5,而鞋帮2则采用布质。鞋跟4由与脚底面接触的鞋跟4的上顶面到鞋跟4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7毫米;并在鞋跟4的上顶面对应鞋跟4底面内沿处开始,向鞋跟4后方加工有长半轴为40毫米,短半轴为10毫米,最大深度为5毫米的半椭圆弧面槽3。由此构成的跟骨刺防治鞋,对跟骨刺患者不论在发病期或是为防止发病,穿着该鞋均有显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兆贵,未经刘兆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1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