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冲击电钻的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4241690.2 | 申请日: | 199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0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太湖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B23B4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冲击 电钻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
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冲击电钻,电机前端一般都是依靠其前端的隔离板的四根立柱来固定定位的,它的定位精度低,容易使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同轴度差,影响电钻性能,甚至出现擦铁现象;而芯轴一般都是通过衬套直接定位于外壳上,但外壳一般是由工程塑料制成的,由于塑料在成型过程中的注射速度、模腔温度、压力等等很难控制,容易造成塑料变形,从而影响尺寸精度,使得芯轴端部的跳动增大,增加了噪音,降低了冲击钻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度高、噪音低、寿命长的手持冲击电钻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冲击电钻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转轴、转轴带动齿轮、固定在齿轮上的芯轴,所述电机的前端设有隔离板,隔离板的前端连接有齿轮箱;所述转轴与隔离板之间设有轴承定位,转轴穿过隔离板伸入齿轮箱中;所述芯轴与齿轮箱之间设有衬套定位,芯轴穿过齿轮箱与钻夹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前端,轴向依靠隔离板的平面和电机前端的的圆周端面定位,径向依靠隔离板上外圆面与电机前端内孔面定位,保证了电机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同轴度,从而提高了精度、降低了噪音。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板前端连接有齿轮箱,传动机构设在齿轮箱内,芯轴依靠衬套定位在齿轮箱上,从而避免了原来芯轴直接定位在塑料外壳上的缺点,减小了芯轴端部跳动,降低了噪音,延长了冲击钻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2.转轴;3.齿轮;4.芯轴;5.隔离板;6.齿轮箱;7.轴承;8.衬套;9.钻夹头。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手持冲击电钻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电机1的转轴2、转轴2带动齿轮3、固定在齿轮3上的芯轴4,所述电机1的前端设有隔离板5,隔离板5的前端连接有齿轮箱6;所述转轴2与隔离板5之间设有轴承7定位,转轴2穿过隔离板5伸入齿轮箱6中;所述芯轴4与齿轮箱6之间设有衬套8定位,芯轴4穿过齿轮箱6与钻夹头9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1前端,轴向依靠隔离板5的平面和电机1前端的圆周端面定位,径向依靠隔离板5上外圆面与电机1前端内孔面定位,保证了电机1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同轴度,从而提高了精度、降低了噪音。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板5前端连接有齿轮箱6,传动机构设在齿轮箱6内,芯轴4依靠衬套8定位在齿轮箱6上,从而避免了原来芯轴4直接定位在塑料外壳上的缺点,减小了芯轴4端部跳动,降低了噪音,延长了冲击钻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太湖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太湖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1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