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载重车轮无效
申请号: | 94241759.3 | 申请日: | 199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4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虎根 |
主分类号: | B60B1/00 | 分类号: | B60B1/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纪新宇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载重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载重车轮,特别是负重较多的板车车轮之改进。
现有的板车车轮是辐条式车轮,线状车辐一端分别交错地连接于轮毂的两侧,另一端则连接在车圈上,其连接点均位于车圈的中部。由于这种车轮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加之现有车轮结构不合理,其寿命较短,码头工地上常年使用的车轮寿命一般在3~5个月。其中导致车轮损坏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辐条与车圈的连接点均位于车圈的中心径向截面上,而车圈的中部相对来说最为薄弱,因而导致车圈的损坏;2、在使用充气较足的轮胎时,由于板车负重较多(如拉楼板),碗状弯曲的车圈常常被压平,从而导致轮胎滑圈炸胎。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强度载重车轮,该车轮通过改进其结构,提高车轮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辐条位置的改变来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说,辐条分别交错等距地连接于车圈的两侧,其连接点至车轮中心径向截面的距离为车圈边缘到该中心截面的五分之三到十分之九。其原理是:车圈的两侧是弯卷的,其强度较高,不易被损坏,而且这种结构的车圈由于两侧都有辐条支撑着,因而不可能被绷平,从而杜绝了轮胎滑圈炸胎的可能。
为了使车轮的强度进一步增加,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使用空心钢管替代目前的钢丝辐条;将辐条焊接在车圈及轮毂上,使之成为一体。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1、外胎;2、内胎;3、车圈;4、辐条;5、轮毂
以图中所示的车轮中,辐条与车圈的连接点分别位于车轮的中心径向截面的两侧卷曲的车圈上,且它们到该中心截面的距离相等,均为车圈连缘到该中心面距离的五分之四。辐条采用φ4mm的空心钢管,其两端分别焊接在车圈及轮毂上。
由于采用了此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大为提高,使用寿命也显著提高,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虎根,未经刘虎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1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立位体前屈测试仪
- 下一篇:多功能密码报警弹子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