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差速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4241784.4 | 申请日: | 199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2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冯越雄;胡火星;宇文凯;尚新访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金狮发动机厂 |
主分类号: | F16D41/00 | 分类号: | F16D41/00;B62M2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士铭 |
地址: | 213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机构,尤其是适用于助力自行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以及自行车的差速机构。
公知的助力自行车中轴输出的差速机构沿用自行车传动系统中的后轴飞轮,该飞轮在滚珠的支承下,千斤籍千斤簧作用,在不同转向时产生差速作用,但是传统的自行车差速机构用在助力自行车上,噪音大,维修拆卸不方便,且飞芯的硬度强度不够,极易损坏,使用寿命低,影响助力车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噪音低、使用寿命长以及便于制造、维修的差速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飞壳、与飞壳外圆周用螺纹连接的链轮、以及飞壳内的飞芯和中轴,飞壳内孔右端圆周上有棘齿,其特征是飞壳内孔上有一台阶,飞壳内的中轴上用螺纹旋有一轴套,轴套上装有轴承,轴承放置在飞壳内台阶左侧的内孔中,在该内孔中设有一凹槽,其中装有挡圈,用于轴承的定位。
在飞壳内孔右端中的飞芯籍螺纹旋在中轴上,飞芯上设有槽[19和20]和槽[18],槽[19和20]用于安放带有凹槽[24]的撑牙,飞芯的侧面上设有槽[21],其中装有弹簧卡,弹簧卡的开口处的凸起放置于槽[18]中,槽[18]用于弹簧卡的定位及拆卸时用,定位后的弹簧卡即不能周向转动,弹簧卡在槽[21]与凹槽[24]将飞芯与撑牙成弹性联接。在中轴上套上轴端挡板靠紧飞芯,并用螺母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中轴顺时针圆周运动时,弹簧卡撑住撑牙,使它的一端撑开,撑牙头部顶住飞壳棘齿的直角部分,飞壳和飞芯一起转动,传动经链轮、链条、后轮,车子踏动。当由发动机输出动力传至链轮、链条带动后轮转动时,作为主动轮的飞壳作顺时针圆周运动,飞壳棘齿斜面部分将力传至撑牙背部,撑牙压迫弹簧卡,于是撑牙在飞芯的凹槽[19和20]中摆动,处于打滑状态,动力不会由飞壳通过撑牙传至中轴及脚蹬,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差速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滚珠,结构大为简化,制造、维修方便,且振动、噪音减小,承载能力增大,运转更平稳,提高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飞芯结构更适用于速度高、载荷大的场合,尤其适用于助力车、摩托车、自行车和机动三轮车。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飞壳的形状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飞芯的形状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弹簧卡形状图。
图8为图7的侧视图。
图9为撑牙的正视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视图。
以下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述。
图1和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飞壳4、与其外圆用螺纹17连接的链轮3、飞壳4内孔4-1中的飞芯9和中轴8,飞壳4内孔4-1右端圆周上有棘齿16(见图3和4)。
飞壳4内孔4-1上有一台阶15,飞壳4内的中轴8上旋有一轴套7,轴套7上装有轴承6,轴承6放置在飞壳4内台阶15左侧的内孔4-1中,在内孔4-1中设有一凹槽14(见图4),其中装有挡圈5。
在飞壳4内孔4-1右端中飞芯9籍螺纹22旋在中轴8上,飞芯9上设有槽19和20和槽18(见图5和6),在槽19和20内放置端部有凹槽24的撑牙1(见图9,10,11),在飞芯9的侧面上设有槽21,其中装有弹簧卡10,弹簧卡10的开口处的凸起23(见图7和8)放置于槽18中,弹簧卡10在飞芯9的槽21与撑牙1的槽24中将飞芯9与撑牙1成弹性联接;在中轴8上套有轴端挡板11,并靠紧飞芯9,并用螺母2压紧(见图1)。
本实用新型依照助力车、摩托车、自行车以及机动三轮车尺寸大小的要求而改变并装设于上述各种类型的车子上。
以本实用新型装设在助力车上为例:当起动或骑行助力车由人力为动力时,动力由脚蹬传到中轴8,中轴8作顺时针圆周运动,飞芯9上的撑牙1头部25(见图10)正好顶住棘齿16的直角部分12(见3),动力就由撑牙1传到飞壳4上的链轮3上,又经链条传至后轮,车子向前行驶。
当由发动机作为动力时,动力由发动机输出直接传到链轮3上,由链轮3带动链条及后轮向前行驶,此时,飞壳4也作顺时针圆周运动,飞壳4为主动件,由飞壳4上的棘齿16将力传到撑牙1上的背部26(见图10),由于棘齿16是斜面部分13(见图3)与撑牙1背部26接触,因撑牙1经弹簧10与飞芯9的弹性接触,此时,力只是使撑牙1压迫弹簧卡10在飞芯9的凹(19和20)中摆动,形成打滑状态,动力不会由飞壳4通过撑牙1传至中轴和脚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金狮发动机厂,未经常州市金狮发动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1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水座便器一次性卫生垫圈
- 下一篇:程控免维护电池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