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切、弯两用机无效
申请号: | 94242275.9 | 申请日: | 199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1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守成;陈广磊;陈全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南方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廉,王之梓 |
地址: | 22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加工钢筋的机械,属于建筑机械的技术领域。
一般的机动钢筋加工机械按其传动的方式分,主要有两种,一种为机械传动方式,它是通过齿轮副的传动,带动偏心轮机构进行切割和弯曲的,这种工作机构自身的重量比较大,耗材也比较多,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也较大,搬运和使用不太方便,另一种是液压传动的机构,这种机构是由液压缸中的活塞杆的来回运动推动外部的动作机构,进行来回运动,以达到切断和弯曲的目的。由于这种液压传动机构中的活塞杆是以直线运动的,若要弯曲钢筋,还必须加上外部的转动机构,因此无形中又增加了总体机构的复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摆动液压缸进行弯曲工作的钢筋切、弯两用机。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切、弯两用机主要由切断工作头(1),弯曲工作头(2),机体(3)所组成,弯曲工作头(2)位于机体(3)的上面,切断工作头(1)位于机体(3)的侧面。作为弯曲工作机构的弯曲工作头(2)采用摆动液压缸(2-2)作动力源,在摆动液压缸(2-2)的转轴(2-21)上固定有工作转盘(2-1),在工作转盘(2-1)上设有中心销(2-11)和转动销(2-12)。其中摆动液压缸(2-2)包括转轴(2-21),缸体(2-22),动片(2-23),定片(2-24),其中缸体(2-22)为圆柱形,转轴(2-21)设在缸体(2-22)的轴向中心线上,动片(2-23)固定在转轴(2-21)上,定片(2-24)固定在缸体(2-22)上,进、排油口(2-25)设在缸体(2-22)的侧壁上且分别位于定片(2-24)的两边。该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首先将钢筋卡在转盘上的中心销和转动销之间,钢筋的后端由可调钢筋支撑(5)顶住,当压力油从缸体一侧的进、排油口进入缸体时,压力油在缸体中推动动片,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当转轴转动时,带动固定在转轴上的工作转盘转动,由于工作转盘的转动,固定在工作转盘上的转动销就随转盘一道以转轴的轴心为圆心转动,同时将位于转动销和中心销之间的钢筋弯曲。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切、弯两用机,其优点在于,由于采用摆动液压缸作动力源,由该液压缸的转轴转动直接驱动工作转盘,并弯曲钢筋,因此工作效率高,工作过程平稳,整机的总体构造更趋简单,并且结构紧凑。另外由于采用液压的方式驱动,工作时现场的噪声很小,有效地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弯曲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工作转盘的俯视图,其中包括被加工的钢筋(4)。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切、弯两用机实施方案如下:
切断工作头(1)采用现有技术的液压切断工作头,该部分固定在机体(3)的侧面。可调钢筋支撑(5)固定在机体(3)的上部的工作转盘(2-1)旁,弯曲工作头(2)位于机体(3)的上面,该部分由摆动液压缸作驱动的动力源。工作转盘(2-1)由钢板制成,其转盘的中央固定在摆动液压缸的转轴(2-21)上,另外在工作转盘上设有一个中心销(2-11)和一个转动销(2-12),这两个销由高强度钢制成,中心销位于工作转盘的中心,转动销位于工作转盘的平面上,相距中心销的距离可根据被加工钢筋的直径而定。为了便于加工各种规格和各种弯曲度的钢筋,可以在工作转盘的平面上设置若干个相距中心销不同距离的定位孔,根据不同的要求,将转动销固定在某个定位孔中,这样就可以根据各种需要,加工各种规格的钢筋。摆动液压缸(2-2)为圆柱形,动片(2-23)固定在转轴(2-21)上,动片的外端与缸体(2-22)的内壁之间可以滑动,定片(2-24)固定在缸体(2-22)上,定片与转轴(2-21)之间可以滑动。进、排油口(2-25)位于缸体上的定片的两侧。根据以上所述,便可制成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切、弯两用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南方机械厂,未经连云港南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2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