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心式带载升降液压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94242633.9 | 申请日: | 199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0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深;高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永深;高景泽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江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心式带载 升降 液压 千斤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心式带载升降液压千斤顶,属于建筑机械领域。
液压千斤顶在建筑工程中常作为现浇混凝土施工机械。它是以钢筋混凝土中的钢构件或外支撑构件作为爬杆,驱动负载(如模板等)上升的装置。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穿心式液压滑模千斤顶,其不足之处在于只能带载上升,不能作下降动作,造成施工的不便。如滑模施工墙体滑升到位,千斤顶带动模板向上滑空一段间隙以便浇筑楼板,再继续浇筑墙体时,由于模板不能下降到楼板上,接缝是难以处理得好的。另外,高层建筑外墙脚手架整体提升装置(又称整体爬架)围绕建筑物一次性搭设只有四层(或三层)楼高的封闭式爬架,不再随着建筑物的增高而逐层搭设,上升时完成结构施工,下降时完成外墙装修施工,可大量节省脚手架钢材和搭设脚手架人力。但目前爬架采用电动葫芦作为升降动力源,由于电动葫芦的固有缺点(超载下滑和群体电动葫芦难以同步动作),爬架施工事故屡有发生,所以建筑施工向来强烈呼吁供应带载升降液压千斤顶。只是由于既要实现升降,就要求千斤顶的若干副卡紧机构能在爬杆上平稳自如地做卡紧、放松的交替动作(这就像猴子上下树时四肢交替抓紧树身一样)。但是人们一直在寻求采用三~四副卡紧机构,并试图通过机械或人力去解决松开卡紧机构的问题,始终未能如愿,因而穿心式升降液压升斤顶至今未能问世。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穿心式带载升降液压千斤顶,它在主活塞运行的任何一个方向行程之末两副卡紧机构自动交换夹紧、放松动作,不在下一个行程之始才去解决松开卡紧机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采用两副楔块卡头机构,使用液压力并配合千斤顶的相应动作去松开卡紧机构和实现这两副楔块卡紧机构夹紧、放松动作的平稳交替。
在主油缸的一端缸盖上设换向阀,当主活塞向这一端方向运行并接近行程之末触及并推动换向阀顶杆,通过液压使其中一副楔块卡头机构的松卡油缸压力油换向,不再进油并同时回油,弹簧力迫使该松卡活塞不再压迫楔块,实现该楔块卡头机构由松开爬杆状态回复到锁紧爬杆状态。
当主活塞相对主油缸体向另一方向运行并接近行程之末时,受主活塞机械作用强迫另一个楔块卡头机构的松卡油缸排油,不再压迫楔块,实现该楔块卡头机构由松开爬杆状态回复到锁紧爬杆状态。
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穿心式带载升降液压千斤顶,由主油缸体、主活塞、上、下两副楔块卡头机构及其松卡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松卡机构由松卡液压油缸、松卡活塞和松卡弹簧组成。
其中主轴缸的一端缸盖上有松卡液压油缸换向阀顶杆,顶杆轴线平行于主活塞轴线;或者在主油缸的一端缸盖上有控制松卡液压油缸换向的触点开关。
且主活塞一端被加工成若干等分瓦块,并且在每片瓦块外圆弧面上装有圆环形档块。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效果是解决了楔块卡头机构的松开卡紧机构的问题和两副楔块卡紧机构的夹紧、松开状态的平稳交替的问题。而且由于在活塞行程之末就实现了卡头状态的交换,为活塞回程作好了准备,因而这种交替是安全可靠的。
图1是穿心式带载升降液压千斤顶的装配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照附图说明如下:
一、带载上升
将油路D、E关闭,接通油路B、C。
油路B进油,油路C回油。推动主活塞5向下,A楔块卡头机构3被带动紧紧压在爬杆表面,压力油上顶上主缸盖4,并带动主缸体6,底座11联同固定于底座11上的载荷上升。这时B楔块卡头机构10呈松开爬杆状态。这是工作行程。当工作行程结束后即开始空行程:油路C进油,油路B回油。推动主活塞5向上,A楔块卡头机构3呈松开爬杆状态,底座11联同负载下落,其结果B楔块卡机构10被带动紧紧压在爬杆表面(下落开始至B楔块卡头机构10锁紧在爬杆表面的距离称下滑量)。这样主活塞5就连同A楔块卡头机构3一起向上运动,完成空行程。实际行程是工作行程与下滑量之差。
二、带载下降
将油路B、C、D、E都接通。
带载下降的起始将态是主活塞5位于主油缸体6的上部,顶住上主油缸盖4,B楔块卡头机构10锁紧在爬杆表面,A楔块卡头机构3呈松开状态。这种状态正是带载上升空行程结束时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永深;高景泽,未经杜永深;高景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2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组型煤旋转连续燃烧装置
- 下一篇:卫生烟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