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灭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42647.9 | 申请日: | 199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135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平 |
主分类号: | A62C37/10 | 分类号: | A62C37/10 |
代理公司: | 淮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静巧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灭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领域,是一种可以自动灭火的装置。
随着工业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在生产活动和生活起居中,虽然人们已防不胜防,但是火灾事件仍屡屡发生,即使人们奋力抢救,但还是造成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惨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火灾现场无人时,不能及时灭火而造成更大灾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灭火装置,以达到一旦室内无人,而发生火灾时可以及时扑灭或减少火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液管、2为喷头、3为挤压式阀门、4为杠杆(4a为杠杆支点柱)、5为反应圈栓柱、6为反应圈、7为反应绳、8为外管道。
由图可见,本实用新型由进液管1、喷头2、挤压式阀门3、杠杆4、反应圈栓柱5、反应圈6组成,且其进液管端接外管道,另一端为喷头2,挤压式阀门3的阀体安装在进液管道内,杠杆4为支点柱4a固定于进液管道上,而杠杆中段压在挤压式阀门3上,杆端与反应圈栓柱5同套在反应圈6内。反应圈6由两个半环体合成,其外缠绕有反应绳7。本实用新型的喷头数目、喷头朝向、喷头杆长度、喷水孔径及分布密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选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按照上述的结构要求制作好本实用新型,选择好室内安装位置(如易燃处),并使进液管1连接外管道8(外管道一般为自来水管道或其它消防液管道),当室内无人不幸发生火灾或温度达到反应绳的可燃温度时(反应绳采用低燃烧点的材料制作),反应绳即烧毁,反应圈失去外力,两个半环分开,杠杆即跷起,挤压式阀门没有了外压力,阀心松懈,外管道的自来水或其它消防液则畅通无阻地冲向喷头,喷头就喷射出水或消防液,喷头越多,朝向方位越全,喷头柱长短不一,喷水孔径越大,分布越密则灭火效果越佳(但应考虑外管道的液压可能)。
综上,安装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有备无患,一旦室内无人发生火灾,能达到扑灭火灾、减小火势、减少损失的目的,对进一步报警救灾也有减解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平,未经刘华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26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