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敷及嗅取用之药液释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43995.3 | 申请日: | 199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64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莉莉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用 药液 释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兼具按摩涂敷与吸入嗅取之作用的药液释出装置。
一般市售之保健类药液,多系指用于消除头痛、头晕、鼻塞、醒脑或释除肌肉酸痛、疲劳、痤伤者。以往装容该类药液之容器均系由瓶盖及瓶体构成者,只能让使用者以手沾取,再将沾附于手指上之药液涂布于患部,故常会有下列情形出现:
1.易因倒取不慎,致药液溢流,除造成浪费外,并会污损衣物;
2.不易控制取用量,常造成取用过多或须多次取用的问题;
3.因手指皮肤会直接触及液药与瓶口开缘,故手上的细菌往往会随经接触之药液而流入容器中,造成整瓶药液受感染;
4.手指沾附药液后,常会因未立即清洗,致手指接触眼睛等较敏感之器官时,残留手上之药液即会造成眼睛等部位的不适或过敏;
5.手部未立即清洗而沾有药液时,亦常会在以手抓取食物良用后,使残留手上之药液随食物进入人体内;以及
6.使用时须打开盖子,往往会因不小心而翻倒。
由于习用容器在使用上有诸多如上述之缺点,故极为不便,是以乃有改良之设计问世,例如,用于消除肌肉疲劳及酸痛等之药液,有在其容器瓶口处装设一具弧面外型之软性弹性体,药液经挤压便可由该软性弹性体向外渗出,而使软性弹性体在患部皮肤上推移时,药液便得均匀涂布于患部上;但该种装置在使用时,为使药液能由软性弹性体向外渗出,便须以瓶体在上而软性弹性体在下之方式倒置使用,致药液受重力影响,而无法控制渗出流量,往往造成药液的过量释出,常会自患部溢流至衣服上;此外,由于必须倒置使用,因而使该种装置之使用部位受到限制,甚为不便;并且,此种设计不适用于亦具有消除头痛、头晕、醒脑等功效之药液,因其无法置于鼻孔处供使用者吸入嗅取之。
同样的,容器设计成具有可供吸入嗅取之圆锥形头部时,则不方便直接涂敷于患部之皮肤上;因而,同时具有消除头痛、头晕、鼻塞及释除肌肉酸痛、疲劳之功效的药液,便无适合之容器可供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按摩涂敷药液于患部皮肤上可又置于鼻腔中吸入嗅取药液的药液释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药液涂敷于患部皮肤上时,毋须以手直接沾附药液的药液释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携带的药液释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药液能均匀释出,不会有释出量不均匀及不慎倾倒之问题的药液释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角度及部位不受限制的药液释出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涂敷及嗅取用之药液释出装置,它包括:
一呈中空状,内盛药液之管体;
一接设于该管体顶端并与该管体中空内部连通之按摩体;
一可组卸地接设于该管体略上端上且其顶端开设有开孔之套管;以及
一设于该管体内且与该按摩体相连接之毛细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药液释出装置中,该套管上复可接设一套盖。
在实用新型的药液释出装置中,该套盖系螺设于该套管略下端之外壁上,并将该套管之上端收容其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药液释出装置中,该套盖顶部内面连设一扣接部,俾与该套管之开孔密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药液释出装置中,该套管以扣接之方式可组卸地装设于该管体之略上端上。
以下,兹以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特征。附图中
图1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纵面剖面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卡接有锥形套管,置于鼻腔内之动作示意图;以及
图4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卸除锥形套管,以按摩体直接推压肌肉之动作示意图。
由图1和2可知,本实用新型之涂敷及嗅取用之药液释出装置主要系由管体1、旋设于管体1前端之套盖2、连设于管体1顶端之按摩体3及可组卸地卡设于该管体1前端且可装容于该套盖2内之锥形套管4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莉莉,未经徐莉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39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