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羽绒异物检测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3999.6 | 申请日: | 199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229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3-20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邦;贾先德;吴传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72 | 分类号: | G01N27/7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绒 异物 检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原料收购时的检测技术。
国内对羽绒原料的质量检测,是用目视抽样检查,对羽绒的湿度是靠手感,或是使用湿度计抽样检测;对羽绒制的成品含金属的检测,则是采用电磁学方法制作的仪器进行检测。总之,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可以同时全面检测羽绒内的异物、金属、湿度的检测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便携式的,可以同时测出大包内羽绒是否杂有异物、金属及湿度的检测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探棒内,安装有光纤传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这样当探棒插入羽绒包内时,包内的异物会通过光纤传像在观察器上看清,包内的含铁金属会使与霍尔传感器连接的蜂鸣器报警,包内羽绒的湿度会显示在湿度显示器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如附图1所示,在前端是尖锥状探头(1)的探捧(27)的后部安有手柄(16);在探捧(27)内壁上分别安有照明窗口(4),湿度探头(5)和金属报警探头(8)。照明窗口(4)连有照明光纤(10),并接至照明光源开关(14)和电源盒(15);湿度探头(5)接电缆(9),再接至湿度显示器(18),以及湿度检测开关(20);固紧螺钉(2)将光纤耦合架(7)紧固在探捧(27)内,在光纤耦合架(7)上依次安有全反射镜(3),透镜(6),光纤头(12)。光纤头(12)连有传像光纤(11),并接至观察器(25)内;金属报警探头(8)连接电缆(13)连接,并与金属报警蜂鸣器(19)和金属报警开关(23)连接,在信号处理系统机壳(22)上,安装有湿度显示器(18),金属报警蜂鸣器(19),湿度检测开关(20),电源总开关(21),金属报警开关(23);在探捧(27)的尾部用固定螺帽(26)将传像光纤(24),电源信号线(17)固定并从中穿过。
工作时,打开电源开关(21),手持探捧(27),将其插入羽绒包内,打开照明光源开关(14),照明光源经耦合通过光纤(10),将探捧照明窗口(4)附近照亮,探捧(27)在羽绒包内可以任意插入、拔出,这样可以从手持观察器(25)上,直接目视包内羽绒质量和是否掺杂使假。要了解羽绒包内湿度和是否夹有金属时,只需打开湿度显示器(18)和金属报警开关(23),包内湿度以数字显示在湿度显示器(18)上,遇有金属则金属报警蜂鸣器(19)响叫。
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在于,不用打开羽绒大包,即可测出仓内异物,湿度和夹杂金属等。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大于-1/100mm2的空间分辩率,湿度检测可达4%(RH)的精度,检测量程为5—100(%RH)。其中金属检测主要是对铁、镍、磁性金属。
本实用新型在羽绒检测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探头;2、固紧螺钉;3、全反射镜;4、照明窗口;5、湿度探头;6、透镜;7、光纤耦合架;8、金属报警探头;9、电缆(湿度);10、照明光纤;11、传像光纤;12、光纤头;13、电缆(报警);14、照明光源开关;15、电源盒;16、手柄;17、电源信号线;18、湿度显示器;19、金属报警蜂鸣器;20、湿度检测开关;21、电源总开关;22、信号处理系统机壳;23、金属报警开关;24、传像光纤束;25、观察器;26、固定螺帽;27、探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3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霓虹灯
- 下一篇:海域内人工养殖海参、鲍鱼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