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功理疗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4347.0 | 申请日: | 1994-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6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中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器械,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对人的眼力进行锻炼,并通过锻炼可解除眼睛疲劳的一种眼功理疗器。
生命在于运动,同样人的眼睛也需要运动。中国医学辨证施治纲要指出:“目称之为神,目光有光彩,表示神气旺盛,目光无光彩,表示神气衰微。”同时有指出:“肝开窍于目,目能通肝”。因此锻炼人的眼睛对于提高人体素质是有极大的帮助。眼睛的锻炼多是通过眼球的上、下、左、右运动带动眼球周围的肌肉群运动,从而使肌肉群得到增长,使眼球的转动灵活自如,目光炯炯有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以帮助眼球作上、下、左、右运动的眼功理疗器,并通过本理疗器达到使眼球的转动灵活自如,目光炯炯有神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眼功理疗器它主要包括电源电路1,整流电路2,振荡电路3,移位循环电路4,编程电路5,执行电路6组成;其中振荡电路3的输出端与移位循环电路4的输入端相接,在移位循环电路4、执行电路6和整流电路2之间为编程电路5,移位循环电路4的输出端接在执行电路6和编程电路5的输入端,编程电路5的输出端与执行电路6连接;执行电路6的输出端至少接有两个灯泡。
本实用新型中的振荡电路3是由集成电路CD4011、电阻R10、R11、R17、R18和电位器W1,电容C3、C4、C6组成;电位器W1、电阻R10、R11和电容C6相互连接组成RC频率振荡电路,通过集成电路CD4011的输出4脚连接在移位循环电路4中集成电路CD4035的12脚上;集成电路CD4011通过1、8脚与整流电路相接。
其移位循环电路4是由集成电路CD4035、电容C5、C7和电阻R9组成;电容C5、C7和电阻R9是集成电路4035的传输延时阻容偶和件;集成电路CD4035的输出脚2、3、4、5、7分别与编程电路5和执行电路6连接;集成电路CD4035的13、14脚通过分压电阻R13与整流电路连接,集成电路CD4035的第10脚通过超声波控制转换器K′接整流电源的正向电压,达到控制正、反循环的目的。
编程电路5是由三极管BG5、电阻R12、二极管D5、D6、D7、D8、D9、D10组成;三极管BG5的c极和e极分别接整流电源的正负极;整流电源的正向电压通过电阻R16与二极管D5、D8、D10的正极相接,D10经D9和波段开关KB1-1、电阻R12接于BG5的基极,BG5的发射极e接与执行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负压端。
执行电路6是由四个双向可控硅BT1、BT2、BT3、BT4和四个三极管BG1、BG2、BG3、BG4,四个限压电阻R1、R2、R3、R4,四个偏压电阻R5、R6、R7、R8以及四个发光二极管Da、Db、Dc、Dd分别串接的四组执行单元组成;可控硅的阴极接电源电路1中变压器B2次级线圈正压;分别接于四个三极管BG1、BG2、BG3、BG4基极b端的四个偏压电阻R5、R6、R7、R8另一端分别与集成电路CD4035的输出脚2、3、4、5相接;执行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四个灯泡。
本实用新型采用四灯上下左右交替循环闪亮的方式来调动眼球随灯泡的交替闪亮而运动,达到增强眼球周围肌肉群活力的目的,从而使得眼球转动灵活自如,目光炯炯有神;通过锻炼还可以提高眼睛瞳孔由弱变强,使见光流泪的眼疾得以治疗。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上装有纽子开关(2)、电位器旋钮(3)、波段开关(4)和电源开关(5),以及上下两路四个灯泡(6)。使用时若将波段开关(4)拨入1档位时,为顺时针四灯单点循环闪亮,通过调整电位器旋钮(3)可得到使用者所认为的最佳循环速度;若将波段开关(4)拨入2档位时,为两灯单点循环闪亮,拨动纽子开关(2)即可实现上两灯跳亮或下两灯跳亮,以达到调动眼球充分运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中,未经陈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4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