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伞无效
申请号: | 94244363.2 | 申请日: | 199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77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太成 |
主分类号: | A45B25/00 | 分类号: | A45B25/00;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开合的晴雨伞。
目前已设计出的可自动开合的晴雨伞很多,有的已获得专利。《自动开合伞》(公告号2160238),包括伞面、持柄、开伞柄、闭伞控制栓及四连杆开合伞机构。开伞由开伞柄带动开伞拉丝、闭伞控制栓、拉丝及四连杆机构完成,合伞由伞面及伞骨的重力通过四连杆机构自动完成。《自收自开晴雨伞》(公告号2123910),包括伞面、伞骨、拉簧、伞杆、伞柄。拉簧与推拉条间有带移位轴销的夹马移位长槽,伞杆的内杆下部装齿条,与装在伞柄上的扁形齿轮啮合。扳动伞开关,由于夹马移位长槽内的移位轴销位移,改变拉簧的受力状态,晴雨伞即能自动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的自动开合机构的晴雨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全自动伞,包括伞面、手柄13、上、下伞杆6、25,由上毂辘7、下毂辘3、伞骨10、上撑伞骨11、扇形齿轮撑伞骨9及伞骨链12构成的四连杆机构及开合机构。下毂辘将上下伞杆连为一体。下毂辘内的齿轮棒下部套弹簧2。齿轮棒与扇形齿轮撑伞骨9头端的齿轮啮合。钢拉丝8一端固定在齿轮棒上,一端固定在滑卡24上。在弹簧压缩状态下滑卡所处位置处的下伞杆上装开关总成23。下钢拉丝22上端固定在滑卡24下端,下端绕过位于加力杆14内的滑轮20、19,穿过横隔板18,端头为凸头17。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图中虚线所示为伞合拢时伞骨,上撑伴骨、齿轮撑伞骨所处状态。钢拉丝26上连齿轮棒5,下连滑卡24。开关总成23包括按柄、杠杆、弹簧。杠杆上端与按柄端接触,下端伸入伞杆槽内,伞杆和杠杆间装弹簧。下钢拉丝22上端固定在滑卡24下端,下端绕过位于加力杆14内的滑轮20、19,穿过横隔板18,端头为凸头17,限制端头不会穿过横隔板。齿轮棒与扇形齿轮撑杆骨9头端的齿轮啮合。下毂辘下方螺纹连接有下毂辘盖1,以便方便安装,更换齿轮棒5和弹簧2。下毂辘上方有缓冲片4,在收伞时可减轻弹簧2回位时的冲击力。下伞杆25下端与加力杆一端紧密配合,共同组成一弯月状。下伞杆下端弯头伸出一弯勾状加强筋15,勾壁与加力杆壁配合,端头用弹性铰链16与加力杆连接。下伞杆下部、加力杆外套手柄13,手柄上有一皮套21。当手从皮套内穿过,抓住加力杆时,由于皮套将手套住,伞不会在用力时倾倒。
伞骨10端头呈Y形,使伞面端面有一翻面,在伞面檐开有180°对称的两排水孔,避免了雨水沿所有伞骨留下淋湿衣裤,也避免伞顶积水,增加伞的重量。
开伞时,手穿过皮套21抓加力杆14,下钢拉丝22向下移,并通过滑卡24、钢拉丝8带动齿轮棒5下滑,再通过齿轮棒与扇形齿轮撑杆骨头端的齿轮传动,扇形齿轮撑杆9向下压弹簧2,再通过上撑伞骨11将伞骨10向上推,伞面打开。当弹簧2完全压缩时,滑卡滑到开关总成处,被开关总成之杠杆端卡住,伞面始终处于撑开位置。
当姆指压开关总成的按柄时,按柄与杠杆间的弹簧被压缩,连杆端向外退,滑卡脱开,弹簧2回位,将齿轮棒5向上推,带动扇形齿轮撑伞骨的铰接的一端向下,再通过上撑伞骨11将伞骨10向下拉,伞面闭合。
伞骨10截面为T形,增加了伞的有效面积,增加了伞骨的强度,以防止变弯,变形,使伞面平整,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洁美观,性能可靠,强度高,伞的有效面积大,伞檐不四周滴水,不打湿衣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太成,未经江太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4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