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径型磁团聚重选分选机无效
申请号: | 94244743.3 | 申请日: | 199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374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敷尊;杨凤田;许振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0 | 分类号: | B03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石景山区华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04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径型磁 团聚 重选 分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矿物分选机,是对荣获中国专利金桨的专利《磁团聚重选分选机》(专利号:85103457.8和86208348.6)构造的改进。
对磁团聚重选分选机的深入研究表明,磁团聚重选分选区的分选作用是由二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在筒体部分分选区中实现的。主要由上升矿浆流对磁铁矿颗粒和脉石、贫连生体的不同作用来实现分选,属于在弱磁场中按比重大小不同进行重力分选。其先决条件是平均上升矿浆流速要小于临界流速。否则将使整个分选过程由按比重分层转化为按粒级大小进行分层,从而导致分选过程失败。根据试验考查表明,这一过程主要是在给矿点以上部分进行的。另一部分是在分选器下部锥体部分实现的。即在补加水点以下至底流排出口之间的锥体中,由于往下截面积的收缩,矿浆流的浓度逐渐增加,从而形成了一种类似重介质分选作用的分选过程。使一些来不及被上部分选区分选出去中粗粒级粒度(0.1-0.3mm)的贫连生体和脉石从锥体部分矿浆中上浮。从而提高了底流产品的品位和进一步提高有效分选上限。在上下二部分分选区中间存在着一个过渡区,即在给矿点与补加水点之间。这一过渡区,经实际测定,积聚了大量的矿物颗粒,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取样表明,上下各点的矿浆其浓度,粒度组成和品位基本一致,而且中粗粒级相对积聚。造成这现象主要是由于过渡区内平均上升矿浆流速大大低于上分选区平均上升矿浆流速所致,使得大量的中粗粒级颗粒无法上升到上部分选区,从而无法被带入溢流产品。因此提高过渡区内矿浆平均上升流速是提高磁团聚重选分选效果的有效措施。
磁团聚重选分选区筒体部分的平均上升流速可通过计算得出。磁团聚重选分选器的给矿、补加水、溢流和底流四种物质流的体积量可构成如下平衡式,即
Q+L=W1+W2 (1)式中:Q——单位时间内的给矿的矿浆体积量
L——单位时间内的补加水体积量
W1—单位时间内的溢流产物体积量
W2—单位时间内的底流产物体积量
在原专利中,由于磁团聚重选分选机的整个筒体上下部的直径是一致的,因此在上部分选区与过渡区的水平截面积是一致的。若设其水平截面积为S,则在上部分选区和过渡区内平均上升矿浆流速,可由下列等式计算出:
V1=W1/S (2)
V2=(L-W2)/S (3)
式中V1—上分选区平均上升矿浆流速
V2—过渡区平均上升矿浆流速
根据(1)、(2)、(3)式可知,ΔV=V1-V2=Q/S,由此可见,只要筒体部分截面积相等则:V1远大于V2,其速度差ΔV与给矿浆体积成正比,经实际测定V1∶V2约为(2∶1)-(3∶1)。
由于V1永远大于V2,因此用补加水量的办法来提高V2是不合理的,因为盲目的增加补加水量L,虽然能使V2有所提高,但V1也随之提高,如果V1超过临界流速Vpc,将使整个分选过程由按比重分选转变成按粒度分层,使分选过程遭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分选粒度从0.2mm提高到0.3mm,分选更高的磁性矿物分选机。
本实用新型由筒体、磁系、给矿系统、补充水系统、排矿系统、尾矿系统组成。分选机筒体,从给矿点以上和以下分,有效面积的比值为2∶1-3∶1。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改进:
1、通过改变过渡区的结构,使过渡区的水平截面积减少1/2-1/3。其具体方法为:
(1)适当缩小筒皮外直径,
(2)适当扩大中心筒的直径,
(3)中环磁系的防护罩的厚度增加,外径适当扩大,内径相应缩小。通过上述三项措施,使过渡区内的水平截面积减少1/2-1/3,从而在不增加补加水量的条件下,使V2可增加1.5-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4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