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管式除油沉淀池无效
申请号: | 94245491.X | 申请日: | 1994-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9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发明(设计)人: | 汪鸿烈;王福宾;王恒贤;马智明;万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455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管式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斜管式除油沉淀池,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用于处理既含油又含可沉淀悬浮物的废水。
目前国内外对既含油又含悬浮物废水的 处理均分为两步处理,即除油和沉淀各设单独的成套处理系统。它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投资多、管理复杂、建设周期长。
传统的除油方法有平流式除油和斜板式除油池,也有在平流式或斜管式除油池内加气浮设备的。
平流式除油池的特点是构造简单。但除油效率低,仅能去除小于100~150μm的油滴;而且这种类型的池子大都采用混凝土结构,缺点是施工复杂、建设周期长,投资多,占地面积大,池底沉积物排除困难。经处理后的水质不理想,不能满足循环使用和环保的要求。
斜板式除油池虽能除去不小于60μm的油滴,但目前所用的斜板池也都是钢筋混凝土,同样施工复杂、建设周期长、投资多。池底的沉淀物不易排除,甚至有的池子因池底淤泥沉积而被迫停池清泥。
气浮法除油虽然除油效率较高,但浮上来的油除去很困难,且需要有专门的空压机或专设压缩空气管道,管理复杂、维修工作量大。
除上述之外,目前所用平流式或斜板式除油池还有一个共同弊病,进出水的配水和集水不均匀,池内有死水区,很难提高除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采用钢结构的集除油沉淀于一体的斜管式除油沉淀池。它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克服了传统处理工艺的缺点,用于处理既含油又含可沉淀悬浮物的废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污水在加入破乳剂和絮凝剂后经分配槽均匀分配后进入若干个斜管式除油沉淀池的进水槽,经一、二次配水板均匀流入一个斜管区,混杂在污水中的油滴在破乳剂的作用下,凝聚成较大的油滴向上浮起。当油滴触及斜管上壁时沿其上壁流向水面。再由除油设备将油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凝聚成较大颗粒在该斜管区以同向流方式沉淀一部分,再到另一个斜管区,再以逆向流方式继续凝聚沉淀。澄清后的水在第二个斜管区上方向上进入集水管,然后经出水槽和出水管进入泵房水池,循环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斜管式除油沉淀池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斜管式沉淀池的主体由钢结构件制成,它包括:进水槽1,一次配水板2,二次配水板3,蜂窝斜管4,中间隔板5,集水管6,出水槽7,溢流堰8,出水管9,出水槽排污管10,集泥斗11,排泥管12、池壁13和沉淀池支座15。本实用新型除蜂窝斜管 采用玻璃钢材料外,其余均为钢结构件,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斜管式除油沉淀池的进水槽1为矩形,它与沉淀池进水端竖壁16相连,且位于中间。一次配水板2和二次配水板3的两端与池侧壁20焊接在一起,一、二次配水板2、3的下端与沉淀池的进水端斜壁13之间保留着中间窄、两边宽的缝隙19。一、二次配水板2、3的中部和上部有成菱形布置的钻孔、钻孔中间小两端大。中间隔板5与沉淀池侧壁20之间为焊接连接,中间隔板5的作用是防止水短流,防止油进入澄清水区域。两根集水管6与中间隔板5为无孔洞连接,与出水槽7是有洞孔连接。为保证水全部进入集水管6,集水管6上有多排钻孔,一般采用4排即可。为便于清淤和检修,集水管6上安有两对法兰。为保证水的均匀流动和水位的相对稳定,出水槽7内设有两个溢流堰8,出水槽7的底部有出水槽排污管10,侧部有出水管9。每个沉淀池有六个支座15,它位于沉淀池集泥斗11与斜管区4和17的连接处,支座15与池壁20和加筋肋之间是焊接的。
本沉淀池整体为钢结构组成,斜管区4和17的蜂窝斜管填料由亲水疏油材料制成。该斜管填料在工厂组装成块,现场分块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含油废水加入破乳剂和絮凝剂后经污水分配槽,均匀地流入若干个斜管式除油沉淀池的进水槽1,经一次配水板2和二次配水板3,均匀地流向池内。当污水流经斜管区4时,混杂在污水中的油(轻油、如润滑油等)在破乳剂的作用下凝聚成轻大的油滴向上浮起。当油滴触及到斜管上壁时,沿上壁向上浮起,直至水面。水和其他悬浮物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悬浮物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凝聚成较大颗粒下沉。悬浮物通过斜管区4后只能有部分沉淀下来落至集泥斗11,其余部分悬浮物和水向斜管区17流动,继续凝聚;污水流经斜管区17时,悬浮物的绝大部分凝聚后沉淀下来。澄清后的水向上流动并通过集水管6上的钻孔进入集水管6,再流入出水槽7,然后翻过溢流堰8进出水管9。经汇集后流入循环泵房的吸水池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未经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5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杯连体式可启闭杯盖的杯子
- 下一篇:转鼓式电机过流保护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