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保险门锁无效
申请号: | 94246151.7 | 申请日: | 1994-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3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康 |
主分类号: | E05B55/12 | 分类号: | E05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01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保险 门锁 | ||
本发明涉及机械锁类。
现人们锁门已较少使用挂锁,许多家庭都使用弹子门锁。这类锁包括固定在门框上的锁扣盒及门板上的锁头、锁体等。锁舌由柱状体与斜面体两部分组成,柱状体与开有缩舌孔的舌拖板相连。执手与内开启片相连,内开启片上的凸柱伸入舌拖板的缩舌孔内,当旋转执手或锁芯使内开启片正向旋转(我们将使锁舌回缩时内开启片的旋转方向定为正向旋转方向)时,就可将舌拖板及锁舌缩回,从而方便地开门。当将门推向门框时,就能快速的关门。该锁操作虽然方便,但却存在以下弊端:在闭锁状态时,锁舌斜面体暴露于锁体与锁扣盒间的缝隙中,且锁舌无固定,故防撞能力较差,而门外客用硬薄片也易将锁舌抵压回缩。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仅因关门中锁舌被锁扣盒触碰回缩就使闭锁后的锁舌自动伸出较长并自动固定的门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应加长锁舌中柱状体的长度,并增设使内开启片逆向旋转的(或称为逆正向旋转方向旋转的)弹性元件,将舌拖板上的缩舌孔开成形,该缩舌孔上部的两个区域中,闭锁区较待锁区靠近中心线。当门锁处于闭锁状态时,内开启片凸柱位于距中心线较近的闭锁区内,此时锁舌可较长的伸出;若锁舌受外力抵压,因闭锁区近舌缘(即闭锁区靠近锁舌的一端的舌拖板边缘)被凸柱阻挡,故锁舌不会回缩。
本发明使门锁增加了锁舌自动伸长及自动固定两种重要功能,仅增加了锁舌长度及增设一弹性元件,故所增成本不多。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移去底盖后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延中心线剖开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2的门锁均处于闭锁状态,其舌拖板上的缩舌孔由两个形构成;图3是移去底盖后处于待锁状态的、缩舌孔由一个形构成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本锁包括锁扣盒1、锁体3、底盖19、锁芯16、执手18、锁舌2及伸舌弹簧(图中未画出)等。与执手18相接的内开启片10垂直向上形成凸柱9,该凸柱9穿入舌拖板4的缩舌孔5或12内;可与锁芯16联动的外开启片20的一端位凸柱9侧面。
为便于说明,我们仍将使锁舌2回缩时内开启片10的旋转方向定为正向旋转方向。
本发明的特征是加长了锁舌2中柱状体13的长度,增设了使内开启片10逆向旋转的弹性元件,并将舌拖板4上的缩舌孔5或12开成形。该形孔上部的两个区域中,闭锁区7较待锁区8或11靠近中心线15。当该锁处于闭锁状态时,凸柱9位闭锁区7内,此时不仅锁舌斜面体14伸出,且加长的柱状体13亦伸出锁体3外。由于凸柱9对闭锁区近舌缘6的阻挡作用,即使锁舌2受外力抵压亦不能回缩。当用钥匙旋转锁芯16通过外开启片20推动凸柱9正向旋转或在室内旋转执手18使内开启片正向旋转时,锁舌2缩回,凸柱9则移行到待锁区11内而进入待锁状态。因待锁区11较闭锁区7离远中心线15,故此状态时仅锁舌斜面体13伸出锁体3外。当锁舌2受到外力抵压(如关门时斜面体13与锁扣盒1相碰)时,锁舌2回缩,内开启片10因受到弹性元件(如图2中的扭转弹簧17)的作用而逆向旋转;当外抵力消失锁舌2复出时,凸柱9又移行至闭锁区7内,进入闭锁状态。
本发明中,使内开启片10逆向旋转的弹性元件可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端与锁体3相接,一端与内开启片10相接的扭转弹簧17、拉伸弹簧或弹簧片;也可以是一端与舌拖板4相接,一端与内开启片10相接的扭转弹簧、拉伸弹簧或弹簧片。
为了该锁在内开门或外开门上均能方便安装,其舌拖板4上的缩舌孔5和12可由两个形组成,它们以中心线15对称排列并互相沟通,两个形中的闭锁区7融为一处,待锁区8与待锁区11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康,未经陈永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6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