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箱防误操作联锁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7441.4 | 申请日: | 199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25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8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通用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9/22 | 分类号: | H01H9/2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泽智 |
地址: | 510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箱防误 操作 联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锁器,特别是一种开关箱防误操作联锁器。
现有铁壳开关箱内的塑壳电器开关与箱门之间都没有防误操作,即在带电的情况下都能打开箱门,容易造成危险,危及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可靠的防误操作功能,且结构简单合理的开关箱防误操作联锁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骨架、锁钩、门圈、锁钩圈、标志盘、手柄、锁紧板手,其特征在于:还有拨板、滑板、舌板、夹块、锁钩、门圈、锁钩圈安装在箱门上,骨架安装在塑壳开关上,拨板、滑板、舌板装于骨架上,锁钩可压住舌板,舌板可限止拨板的旋转,拨板可带动滑板运动,滑板上装有夹块,夹块可带动塑壳开关操作手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向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由骨架1、拨板2、滑板3、舌板4、锁钩5、门圈6、锁钩圈7、箱门8、标志盘9、手柄10、锁紧板手11、塑壳开关14、夹块13等组成。锁钩5、门圈6及锁钩圈7安装在箱门8上;骨架1安装固定于底箱上的操作元件(例如塑壳开关14)上,拨板2、滑板3、舌板4等装于骨架1上。
用钥匙开启锁后,放平手柄上的锁紧板手11,则突出于手柄10的定位销弹回手柄,为手柄的旋转操作做好准备。
图1所示为分闸状态,箱门8未关闭,舌板4被骨架1上的形孔卡住,且限止了拨板2的旋转,使得塑壳开关14不能合闸。当门关闭以后(见图2),即箱门的位置由Ⅰ运动到Ⅱ,调整锁钩5的位置,使锁钩5将舌板4压向右方,则拨板2可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滑板3向上运动,通过固定在滑板3上的夹块13,带动塑壳开关14操作手柄12向上运动,从而完成合闸动作。
合闸后,舌板4向下运动至锁钩5的L形槽孔内,因而合闸后,箱门8不能开启。
分闸时,拨板2、滑板3(夹块13)反向运动,舌板4从锁钩的L形槽孔内跳出,此时箱门8才能开启,随着门的开启,舌板4向左运动,又回复到舌板4与骨架1上的形孔互锁的位置。
紧急情况下,或需要在不断电情况下修理检查,可采用专用工具打开箱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当塑壳开关在通电合闸使用时,箱门与开关形成机械联锁而不能打开,只有当开关断电分闸后,箱门方能开启,具有可靠的防误操作功能。同时,操作手柄上的锁紧扳手可以上锁,且定位于合闸或分闸位置,以防止非指定人员的操作。
2.结构简单合理,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通过手柄上下运动进行操作的电器开关元件与箱门之间的程序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通用开关厂,未经广州市通用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7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油烟集烟罩
- 下一篇:通讯电缆金属带纵包成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