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孔气门针无效
申请号: | 94247459.7 | 申请日: | 199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2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许仁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仁昌 |
主分类号: | F16K15/20 | 分类号: | F16K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门针,安置在自行车、三轮车轮胎的气门嘴内,供轮胎打气用。
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气门针出气孔太小,使气体的流量受到限制、打气费劲,现在市场上的高压打气筒就是能使高压包内的气体持续地注入轮胎内,但高压包本身是一个不安全因素,曾发生高压打气筒伤人事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的新型气门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新型气门针由头部、颈部、锥体部和尾部构成,其特征在于锥体部(3)的长度明显增加、面积增大、坡度变小,在锥体部(3)下部打一个对穿孔(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双孔气门针的外形示意图
图2.双孔气门针的剖面示意图
图3.双孔气门针沿长轴旋转90°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头部,(2)颈部,(3)锥体部,(4)尾部,(5)对穿孔(出气孔),(6)气门针内气流通道,(7)气流通道上端开口(进气孔)。
参见图1,为双孔气门针的外形示意图,它主要由头部1、颈部2、锥体部3和尾部4构成,这种新型气门针锥体部3的长度(高度)明显增加,锥体部3的面积增大、坡度变小,这将增加气门芯闭合部分的面积,改善气门芯的密封性能,增加打气后轮胎的贮气效果。
参见图2、图3,为双孔气门针的剖面示意图,气门针内气流通道6在头部1的顶端有一开口7,气流通道6的下端在锥体部3下部连通对穿孔5,对穿孔5的直径为1.5-2mm,比通常使用的气门针出气孔的直径大0.5-1倍,对穿孔5的两个出气孔的面积等于普通气门针出气孔面积的4.5-8倍,在同样压差情况下,双孔气门针出气孔5的通气量比普通气门针出气孔的通气量大4.5-8倍,这将使打气操作敏捷、轻便,将使高压打气筒的高压包失去存在的意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孔气门针具有下列优点:
1.增加气门针锥体部的长度,将增加气门芯的密封性能。
2.扩大气门针出气孔的面积,将使打气操作敏捷、轻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仁昌,未经许仁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7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