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扣式咬口机无效
申请号: | 94247604.2 | 申请日: | 1994-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118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8 |
发明(设计)人: | 尚来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来运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寅生,钟淑云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乐***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扣式咬口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薄板冷作成型设备,即对金属薄板的边缘处理,尤指一种按扣式咬口机。
在背景技术中,中国本实用新型专利公报于1993年8月25日授权公告了一种“联合角咬口机”,其目的是提高生产率,进行工业化生产,更换模具满足各种薄板咬口成型形状。主要结构是机架上有上下墙板,各装配上下对应的并排轧辊轴,该轴上均装配双口上轧辊、传动齿轮、单口上轧辊及上下对应配合或啮合的双口下轧辊、传动齿轮和单口下轧辊。其不足之处是七组上下轧辊只能制成联合角形式的咬口,这样薄板在装配时,还需进一步手工敲打其联合角咬口处,才能组装成所需管道设备,即增加了后续装配工作量,加大了人工强度。实质上该发明创造是本实用新型申请人研制的第一代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中不足之处,研制出第二代按扣式咬口机。彻底克服金属薄板在咬口后装配时还需人工折弯的现象,达到薄板制成按扣式咬口,提高装配工艺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包括机架3上装配上下墙板7和4,固定在机架3上的电动机12经皮带1带动大皮带轮2转动,经减速带动下面和上面的轧辊20同步同向转动,装配在上下轧辊轴20上的中上轧辊21、外上轧辊23及中下轧辊25、外下轧辊27连续转动完成咬口工作,在上下墙板7和4上装配间隙调整机构,其特点是,上下并排九组轧辊轴20上依次装配能够使金属薄板逐步变形成母按扣式工件35的中上下轧辊21和25,以及依次装配能够使金属薄板逐步变形成公按扣式工件36的外上下轧辊23和27,在轧辊轴20之间的调整螺杆组件10上装配一个可自由转动的中附辊1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
所述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在整机纵向两边的定位轴24上固定对应的调整螺杆组件10,调整中上下轧辊21和25的调整螺杆组件10由螺杆、弹簧、垫圈和螺母组成。
所述的间隙调整机构还包括:在整机纵向两边的上下墙板4和7之间装配调整外轧辊间隙的调整螺杆8。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整机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向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E部放大视图。
图5是图4中A-A剖示图。
图6是图4中D向缩小视图。
图7是图4中B-B的缩小视图。
图8是图4中附辊19的工作状态图。
图9是图5中F放大后第一组中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图10是图5中F放大后第九组中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图11是图5中G放大后第一组外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图12是图5中G放大后第九组外轧辊的工作状态图。
上述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传动皮带,2-大皮带轮,3-机架,4-下墙板,5-出料导尺,6-机芯护罩,7-上墙板,8-外轧辊调整螺杆,9-护罩固定螺杆,10-调整螺杆组件,11-进料导尺,12-电动机,13-小皮带轮,14-开关,15-工作台面,16-定位销,17-定位杆,18-定位轴,19-中附辊,20-轧辊轴,21-中上轧辊,22-齿轮,23-外上轧辊,24-定位轴,25-中下轧辊,26-齿轮,27-外下轧辊,28-齿轮,29-齿轮轴,30-齿轮,31-轴承,32-齿轮轴,33-齿轮,34-齿轮轴,35-中轧辊加工的工件,36-外轧辊加工的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来运,未经尚来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7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