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钓鱼绕线轮无效
申请号: | 94247687.5 | 申请日: | 199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111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庚 |
主分类号: | A01K91/06 | 分类号: | A01K91/06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云,欧阳桥 |
地址: | 65002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钓鱼 绕线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工具,特别是具有自动钓鱼和在鱼外挣时带有阻力出线的调整放线的绕线轮。
过去人们垂钓时,总是手持鱼杆耐心地等待鱼上钩,使用时比较辛苦,而且收获也较少。近年来市场上已出现了可自动钩鱼的钓鱼用具,并且中国专利文献中也有许多登载,这类改进的鱼具虽然给人们以很大方便,但其中有的结构复杂,有的体积较大,更不理想的是遇到大鱼上钩时,常发生挣断鱼线或鱼钩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钓鱼的绕线轮,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不但可自动钓鱼,还能自动调整放线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带线槽的绕线轮、穿入绕线轮轴孔中的转轴,连接转轴与绕线轮的发条,装于转轴上的手柄所组成的同类装置基础上,在绕线轮的一侧装有一壳盖,绕线轮的该侧护线板外侧还带有棘钉,壳盖内通过销轴装有两级杠杆,第一级为带棘齿的杠杆,第二级为触发杠杆,其在壳盖中的一端接触于带棘齿杠杆上,另一端从壳盖上的开缝伸出,在带棘齿的杠杆上还装有一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头固定在触发杠杆端部,壳盖的中心带有轴套,其轴孔与绕线轮转轴孔相重合,孔口上开有齿形斜槽,槽中放置有滚珠,转轴端固定有一块抵压在滚珠上的挡块。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对其结构在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孔展开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上连接口1、护线板2、绕线轮3、手柄4、发条5、转轴6、下连接口7、壳盖8、盖子9、滚珠10、摩擦片11、挡块12、轴套13、棘钉14、杠杆15、24、铃杆16、拉簧17、钢丝18、销轴19、23、信号旗20、棘齿21、扭力弹簧22、导线口25、鱼线26、齿形斜槽27。
参见各图,本绕线轮是在现有的带线槽的绕线轮3、穿入绕线轮轴孔中的转轴6,连接转轴6与绕线轮3的发条5,装于转轴6上的手柄4所组成的同类装置基础上,在绕线轮3的相对于手柄4一侧装有一壳盖8,被罩住的该侧护线板2上带有棘钉14,通过销轴19和23在壳盖8中装有两级杠杆15和24。第一级为带棘齿的杠杆15,其一端用销轴19固定在壳盖8上,另一端可绕该销轴19转且还装有一扭力弹簧22;第二级杠杆24为触发杠杆,其在壳盖8中的一端也用销轴23固定在壳盖8上并接触于带棘齿杠杆15上,上述的扭力弹簧22的一头固定在这一端上,另一端从壳盖8上的开缝伸出,鱼线26穿过了开设在该端的导线口25。壳盖8的中心部分为轴套13,其轴孔与绕线轮3的转轴孔相重合,这一部分是突出的形状,内孔端部开有齿形斜槽27,槽中放置有滚珠10,转轴6的端部固定着一块抵压在滚珠10上的挡块12;该突出的轴套13外圆周上带有螺纹并同一件带螺纹的盖子9装在一起,在盖子9与转轴上的挡块12之间设置了摩擦片11。壳盖8的上方及下方还设置了上连接口1和下连接口7,连接口上可以攻上螺纹,以便于与鱼杆及插脚连接。在壳盖8上还可固定一根带有信号旗20的钢丝18,使用时将具有弹性的钢丝18弯曲卡于触发杠杆24的导线口25处即可。在壳盖8之中还用销轴装了一铃杆16,并由拉簧17从两个方向拉住,铃杆16的一端从壳盖8中伸出。
使用时,将鱼钩及鱼线抛向前方水中,再将鱼线置入触发杠杆端部的导线口中,顺时针转动手柄上紧发条,待鱼线收直后,扳起触发杠杆使其销轴与扭力弹簧的两端头三点成为一线,此时带棘齿杠杆上的棘齿卡住了绕线轮护线板外侧的棘钉,同时滚珠滚入齿形斜槽的较窄之处,转轴上的挡块与摩擦片及滚珠的摩擦力较大,绕线轮和转轴都不发生转动;当鱼咬钩时,触发杠杆向下有微小的移动,在扭力弹簧作用下带动带棘齿杠杆翘起,棘齿与棘钉分离,绕线轮在发条作用下作收线转动,自动钩鱼;如果被钩住的鱼较大时,鱼线被拖向外,绕线轮反转,手柄逆时针旋转,滚珠滚到齿形斜槽的较窄处,与转轴的挡块摩擦力较大,发条的弹力作用到绕线轮3上,即时产生了向外曳的阻力,避免了断线、断钩的问题。鱼线的自动泄力的大小可通过调整盖子的位置,进而调整摩擦片与挡块间的压力而达到;操作者顺时针转动手柄拉线收鱼时,滚珠又回到了齿形斜槽中的宽处,摩擦力消失,这时可轻松地进行操作。如果垂钓者想手持杆子钓鱼,可将常规的鱼杆连接装入上连接口上;如果想自动垂钓时,则将插脚装入下连接口中,减轻劳累程度。鱼若咬钩时,弹性钢丝会弹起信号旗,拴在铃杆上的铃也会在棘钉的碰撞下发出响声,告示操作者。
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看,本绕线轮的结构紧凑且简单、使用较灵活,它不但可自动钓鱼,还可以调整放线时的张力,有效地避免断线、断钩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庚,未经王明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7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