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日光灯电子镇流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8017.1 | 申请日: | 199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212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泉新;梁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泉新;梁兵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3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光灯 电子镇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光灯电子镇流器。
普通的电子镇流器,灯丝预热电路都不够完善,其启辉一般是冷启辉,启辉瞬间对灯管的冲击很大,灯管易发黑而寿命缩短。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有的发明采用PCT为预热元件,有的采用两启辉器串联,但二者在节能和降低谐振电流方面效果不好;中国专利申请“94224032.4”的一种日光灯镇流器,在整流电路和振荡电路间加入了一缓冲电路,使灯管两端的启辉电压逐渐升高而减少了冲击,但该镇流器的缓冲电路对控制元件的技术性能要求较高,使成本增加,缓冲特性也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小振荡电流,延长灯管使用寿命的日光灯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实现其目的:镇流器包括整流滤波电路1、推挽振荡电路2及LC串联谐振电路4,在振荡电路2和串联谐振电路4之间加入了一个缓冲电路3。缓冲电路3中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至振荡电路2中三极管T1的基极,发射极接反馈变压器初级绕组N1和次级绕组N2的公共端,基极通过电阻R7、电容C4及二极管D7接至初级绕组N1的另一端,T3发射极与二极管D7负极间还接有电容C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电路简单,成本低,有效地减少振荡电流冲击,防止灯管发黑,使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图。
在本实用新型镇流器中,增设的缓冲电路3的输入端可与振荡电路2中两个三极管中任一个的基极相接,其控制元件采用三极管(NPN或PNP)或小功率晶体管模块。
工作时,振荡电路2中的三极管T1、T2交替导通、截止,在灯管两端产生高频电压,反馈变压器B的初级绕组N1上的电压经二极管D7和电容C5整流滤波后,通过电容C4和电阻R7给三极管T3提供基极电流使其导通,对三极管T1的基极电流实行分流,振荡电路中三极管T1、T2的导通程度因而变小,其输出振荡幅度也变小,使LC谐振电路4中的谐振电电容C7上的电压达不到启辉值,灯丝处于加热状态;T1基极分流的大小随电容C4的充电过程而由大到小,经1~2秒钟,C4充电结束后,三极管T3由导通变截止,分流结束,三极管T1、T2正常工作,输出振荡幅度增加,电容C7上的电压逐渐增加,达到启辉电压后使灯管启辉。
通过上述过程,日光灯灯丝在启辉前得到充分预热,其振荡电流由小到大,不会造成任何冲击。经测试,普通日光灯镇流器功率因数为0.6~0.8,三次谐波为40~70%左右,而本实用新型功率因数为0.95,三次谐波仅为16%;因而用普通镇流器的日光灯管在开灯1000~1500次即严重发黑,而本实用新型可达7000次以上没有任何发黑迹象,使灯管寿命比使用普通电子镇流器的灯管长4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泉新;梁兵,未经黄泉新;梁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8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