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式磁化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48079.1 | 申请日: | 199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1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宝林;安纲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宝林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21 四川省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磁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式磁化水装置。
目前普遍使用的磁化水装置,比如磁化杯,均是采用在杯子内设置一磁体,使杯内空间产生聚磁作用,当杯内盛入液体时,对其进行磁化,使磁化后的水的硬度降低,含氧量与溶解度提高,从而对人体生理代谢功能起到明显的保健作用。此类磁化装置由于采用永久磁体,溶液被动磁化,使磁化效果有限,并受磁化装置盛水容器限制,功能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采用主动的电磁方式,既可加热或保温、也能同时对溶液进行磁化的电热式磁化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设置一磁化装置,其中有一磁化铁芯管,其外沿缠绕有一组磁化线圈,磁化线圈与电热管并联接于市电,当电源接通后,由一开关控制对液体的磁化和/或加热。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以下部件组成:底壳1、中壳2、压盖3、压帽4、两档三位开关5、可调挂夹6、电热管7以及中壳2内的磁化装置组成。磁化装置包括:套管8、密封垫9、磁化铁芯管10及磁性线圈11构成。磁化铁芯管10是一中空圆管,中空部分用于使加热或磁化的液体易于流通,其外沿缠绕着一组磁性线圈11及一组感应指示线圈,并由中壳2包裹。磁性线圈11的电极穿过套管8,并与电热管7并联联结。磁性线圈11的上部有一段与压帽4配合的螺纹,以便于压帽4旋入磁化铁芯管10的上部。中壳2下部与底壳1相嵌连接,在底壳1上开有小圆孔,以便于加热或磁化的液体易于流通。电热管7为一“U”型管,上部与磁性线圈11的电极并联,接于市电,下部经支撑板12固定并伸入底壳1内。可调挂夹6套在电热管7和套管8上,并可沿其上下移动。
如图3所示,由二档三位开关SW、二极管D、电热管DR、熔断器RD、磁性线圈L2、磁化铁芯T等组成磁化加热电路,1、2、3分别为磁化加热电路与电源E的回路接点。由指示线圈L1、电阻R及发光二极管LED组成一个感应指示回路,当电源E接通,L2工作时,L1将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使LED发光,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电源E接通后,当开关SW处于零位时,经1、RD、L2和2构成磁化回路,此时L2和T工作,产生每秒五十周的交变磁场,即在液体中产生每秒一百次变化的动态磁场,进行磁化作用;当开关SW处于上档位置,即经1、RD、并联的DR和L2、到接点2构成加热磁化回路,即DR加热工作的同时,L2和T进行磁化工作;当开关SW处于下档位置,电热管DR经二极管D半波整流,电压下降45%,即DR的发热功率降低近一半,此时,即经1、RD、并联的DR、D和L2、接点2构成低温加热磁化回路。磁化铁芯T经接点3接地,接点3为整个回路的接地点。
工作时,调解可移挂架6,将其夹在盛水容器的边沿,底壳1、中壳2、压盖3、压帽4等部分浸入液体中,接通电源,磁性线圈11和磁化铁芯管10开始工作,产生每秒五十周的交变磁场,即在液体中产生一个每秒一百次的动态磁场,从而对液体进行磁化。拨动开关5使其处于高温档,此时,电热管7工作,加热液体。当开关5处于低温档时,由于磁化加热电路中的二极管半波整流,电压下降45%,使电热管7的发热功率降低近一半,此时,即对液体进行低温加热。在电热管7工作,加热液体的同时,磁性线圈11和磁化铁芯管10仍然工作,对液体进行磁化。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两档功率选择,电热水和磁化水同时完成,且磁化效率高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宝林,未经姜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8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缩包管用载体式热熔胶带
- 下一篇:交流双速电梯单片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