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颅骨打孔钳无效
申请号: | 94248629.3 | 申请日: | 199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3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志成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2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骨 打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材。
已往在临床上对外伤造成的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和因多种病因所致的脑疝需进行去骨辨减压术都要进行颅骨缺损修补,在修补颅骨时需打孔,常用打孔器械是克氏钻加安全钳保护进行颅骨钻孔,该器械的缺点是:1.耗时、费力;2.钻孔时是否穿通颅骨有时判断不清,有时穿透颅骨易造成软组织剥离大出血;3.结构复杂,操作需两人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效果更佳的颅骨打孔钳。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由钳体和弹簧钢片、限位柱与穿骨钉组成。其形状似咬骨钳,其特征是在钳体的一侧靠连结螺丝轴的前方尖端处焊接一个长度为0.6~0.9厘米的穿骨钉,在连接螺丝轴的后方焊接一个起限位作用的长度为1.4~1.7厘米的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1.省时、省力;2.结构简单,操作时可一人完成;3.操作时肉眼可直接观察穿孔部位,掌握打孔情况;4.穿透力强,无软组织副损伤。在使用时,医生用一手持钳,钳嘴端对向颅骨,将穿骨钉对准打孔部位的上方,合适后,持钳手加压钳柄,使穿骨钉穿透颅骨,然后持钳手放松压力,将钳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结合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有一钳体(4)分两部分,在一侧钳体的钳嘴端内面焊接一打孔用的长度为0.6~0.9厘米的穿骨钉(2),在同侧钳体穿骨钉后方转弯后2厘米处焊接一起限位作用,长度为1.4~1.7厘米的限位柱(5),在限位柱后方有一与钳体平行的容纳限定滑轮的滑槽(9),在另一侧钳体的钳嘴内面有一容纳穿骨钉的圆孔(1),在同侧钳体的钳柄后三分之一处由内向外有一圆孔,由螺丝钉(8)将扁条状弹簧钢片(7)一端固定在此孔上,在长扁状弹簧钢片的另一端有一豁口,豁口中间有一滑轮(6),滑轮中间由一轴固定在豁口两侧。两部分钳体在钳嘴后方由一连接螺丝轴(3)固定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志成,未经顾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8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