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器动作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4249092.4 | 申请日: | 1994-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611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璞三;康文斌;陈家宏;吴晴;肖丽;彭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高压研究所新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12 | 分类号: | H01T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动作 记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记录避雷器动作的记录装置。
在35kV及以上避雷器上均装有“动作记数器”或称为“放电记录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避雷器动作记数器或放电记录器多半采用电磁式机械转动或数字盘式的工作原理,仅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在《高电压技术》1994年第3期上公开了一种指针式避雷器动作记录器,它也只能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以及非动作参数——正常运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而不能记录避雷器动作时的其他参数,不能判断引起动作的原因是操作过电压还是雷电过电压,并且只能安装在户外,不能确定运行中的记数器是否工作正常,不便于在控制室监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多参数数字显示的避雷器动作记录装置,当避雷器动作时既可以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还可以记录流过避雷器的脉冲电流的幅值和极性,同时还能判别此脉冲电流的性质:即判断出引起避雷器动作的原因是操作过电压还是雷电过电压,并有自检功能,该装置传感器安装在室外,数字记录器安装在控制室内,能够方便地监视。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避雷器动作记录装置,由传感器1、同轴电缆2及数字记录器12组成,传感器1经同轴电缆2将采样信号送到数字记录器12内,在数字记录器12内,采样信号即数字记录器输入信号S1送入输入级电路3的一个输入端,输入级电路3的输出S3送至绝对值电路4的输入端、整形电路8的输入端及波形判别电路9的一个输入端;绝对值电路4、峰值保持电路5以及A/D转换电路6三级串连,单片机电路10通过两个读写控制信号S16、S17和片选信号S19及启动变换控制信号S18控制和启动A/D转换电路6,A/D转换电路6将数字信号送到单片机电路10的DBUS总线;整形电路8的输出S6送至波形判别电路9的另一输入端;波形判别电路9产生三个避雷器动作信号S12、S13、S14,一个极性信号S9和两个波形判别信号S10、S11,送给单片机电路10,单片机电路10则通过复位信号S15使波形判别电路9复位,单片机电路10通过写信号S20和两个片选信号S21、S22控制人机接口电路11,并将记录结果通过DBUS总线送到人机接口电路11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当避雷器动作时,该装置既可以自动记录避雷器动作次数,还可以记录流过避雷器的脉冲电流的幅值和极性,同时还能判别上述脉冲电流的性质:即判断出引起避雷器动作的原因是操作过电压还是雷电过电压,该装置在自动记录的同时还能报警并自检,实现了智能化,从而使得发电厂或变电站能及时准确地发现发生危险过电压的非常工作状态和动作原因,有利于事故分析,安装在控制室内,便于工作人员的实时监视。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输入级电路3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绝对值电路4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峰值保持电路5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A/D转换电路6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模拟脉冲产生电路7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整形电路8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波形判别电路9的电路原理图。
图10是单片机电路10的电路原理图。
图11是人机接口电路11的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图中:1.传感器 2.同轴电缆 3.输入级电路 4.绝对值电路 5.峰值保持电路6.A/D转换电路 7.模拟脉冲产生电路 8.整形电路 9.波形判别电路 10.单片机电路 11.人机接口电路 12.数字记录器 13.避雷器 S1.数字记录器输入信号S2.模拟脉冲 S3.输入级电路输出 S4.绝对值电路输出 S5.峰值保持电路输出S6.整形电路输出 S7、S8.单片机输出口 S9.极性信号 S10、S11.波形判别信号S12、S13、S14.避雷器动作信号 S15.单片机复位信号 S16、S17.单片机读写控制信号 S18.单片机启动变换控制信号 S19.单片机片选信号 S20.单片机写信号 S21、S22单片机片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高压研究所新技术公司,未经武汉高压研究所新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9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使用到限标志的铁路车辆用闸瓦
- 下一篇:铝合金窗下扇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