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电子自动捕鼠器无效
申请号: | 94249231.5 | 申请日: | 1994-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8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利华 |
主分类号: | A01M23/20 | 分类号: | A01M23/20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俊汉 |
地址: | 贵州省六***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电子 自动 捕鼠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器,特别是一种采用红外光控的红外电子自动捕鼠器。
现有技术中有的用毒药杀鼠,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有的用机械式装置捕鼠,其灵敏度低,动作不可靠;有的用电击法,不安全,捕鼠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电子自动捕鼠器,它是在两端开口的箱体上方安装电磁线圈、衔铁、拉簧和钢丝销子,在箱体两端插装封闭铁片,封闭铁片在拉簧的作用下由钢丝销子支撑,通电后,红外发射管对红外接收管发出红外光照射,当老鼠进入箱体内,挡住红外光而使红外接收管处于截止状态,在电压反相器的作用下,使电磁线圈通电,产生吸力,将钢丝销子从封闭铁片支撑孔内拉出,封闭铁片自由下落,将箱体两端封闭,进行捕鼠。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箱体、封闭铁片、衔铁、衔铁支架、电磁线圈、拉簧、电磁铁铁芯,钢丝销子、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和电路控制部分组成,箱体(1)是长方形,两端开口,在开口两端插装封闭铁片(4)(13),在箱体(1)上方安装衔铁支架(7)(10)、电磁铁支架(17)和钢丝销子支架(3)(15),在衔铁支架(7)和(10)框内由衔铁销子(5)活动安装衔铁(6)和(11),在衔铁(6)和(11)上端之间拉接拉簧(9),钢丝销子(14)一端连接在衔铁(6)和(11)的下端,另一端活动安装在钢丝销子支架(3)(15)的小孔内,在衔铁(6)和(11)之间的电磁铁支架(17)上安装电磁铁铁芯(12)和电磁线圈(8),在箱体(1)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安装红外发射管(21)和红外接收管(19),红外发射管(21)和红外接收管(19)分别与带有电压反相器(24)的电路连接。封闭铁片(4)(13)上有支撑孔(2)(16),上端有拉手,插装在箱体(1)两端前后挡板的滑槽内。衔铁支架(7)(10)是U形,在两侧上端有圆孔。红外发射管(21)和红外接收管(19),水平安装成一直线,其间无遮挡物。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可靠,无危害,捕鼠效率高。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箱体(1)两端开口,在开口端的前后挡板滑槽内安装封闭铁片(4)(13),在封闭铁片上有支撑孔(2)(16),在箱体(1)的上方安装衔铁支架(7)(10)、电磁铁支架(17)和钢丝销子支架(3)(15),在衔铁(6)(11)两侧焊接衔铁销子(5),并装入衔铁支架(7)(10)两侧的圆孔内,在衔铁(6)和(11)上端之间拉接拉簧(9),下端安装钢丝销子(14),钢丝销子的另一端通过钢丝销子支架(3)(15)上的圆孔插入封闭铁片(4)(13)的支撑孔(2)(16)内,支撑封闭铁片(4)(13),在衔铁(6)(11)之间的电磁铁支架(17)上,安装电磁铁铁芯(12)和电磁线圈(8),在箱体(1)的前面和背面,分别安装红外发射管(21)和红外接收管(19)。
如附图2所示,反相器(24)的输入端A与红外接收管(19)阴极相连接,限流电阻(20)的一端连接反相器(24)的A端,另一端接电源(23)负极,反相器(24)的输出端B连接电磁线圈(8)的一端,电磁线圈(8)的另一端连接电源(23)负极,红外发射管(21)与阻流电阻(22)串联,接于电源(23)两端,以产生红外光。
工作原理:当电源接通后,红外发射管(21)通电产生红外光照射到红外接收管(19)上,红外接收管(19)导通,在限流电阻(20)上形成电压,使反相器(24)的输入端A为高电位,输出端B为低电位,电磁线圈(8)不通电,当老鼠进入箱体(1)内,挡住红外光,红外接收管(19)截止不导通,限流电阻(20)上无电流,反相器(24)输入端A为低电位,输出端B则为高电位,电磁线圈(8)通电产生磁场力,吸合衔铁(6)(11),拉动钢丝销子(14),使钢丝销子(14)退出封闭铁片(4)(13)上的支撑孔(2)(16),封闭铁片(4)(13)失去钢丝销子(14)的支撑后而自由下落,将箱体(1)两端的通道封闭,实现自动捕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利华,未经田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49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