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95101140.5 | 申请日: | 1995-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9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06 |
发明(设计)人: | 桜井辉明;户井田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D33/06 | 分类号: | F16D3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内藏 流体 联轴器 | ||
本发明涉及内藏齿轮传动机构的、高速、大容量用的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
内藏齿轮传动机构的齿轮流体联轴器有必要采用两个油泵,即,使润滑油循环用的润滑油泵和通过流体联轴器传递动力用的工作油泵,并且润滑油泵和工作油泵(一般使用离心泵)常使用两种容量各异的油泵。作为各油泵的驱动方法,可将油泵驱动用伞齿轮等安装在输入轴的轴端上,然后通过配置在纵向上的齿轮驱动油泵。
为了控制流体联轴器的输出转速,在调节管(すく、>管)及其操作器之间插入伺服机构而连结在一起。
在现有技术中润滑油泵和工作油泵都分别独立构成,为了将分别独立构成的两个油泵收容在箱体内需要有庞大的安装空间,另外,为了分别驱动这两个油泵需要有两个齿轮,因此构造复杂,难于制作和维护。
另外,调节管为控制流体联轴器的速度用的重要部件,有必要加以维护,而在调节管及其操作器之间插入伺服机构也会使制作和维护趋于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构造简单而又容易制作和维护的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小型而又轻量化的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
按照本发明的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包括:输入旋转驱动力的输入轴,由叶轮和转子构成的流体联轴器,使该流体联轴器的叶轮旋转驱动的叶轮轴,输出来自上述转子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出轴,将旋转驱动力从上述输入轴传送到叶轮轴的齿轮传动机构,使润滑油循环用的润滑油泵,使工作油循环用的工作油泵,调节工作油用的调节管,在上述润滑油泵开动前使润滑油循环用的辅助油泵,以及支承上述输入轴、叶轮轴和输出轴并收容上述齿轮传动机构和流体联轴器的壳体;其特征为,上述润滑油泵和上述工作油泵为齿轮泵,其旋转驱动轴互相连接成为直列,上述润滑油泵和工作油泵中其中一个的旋转驱动轴通过一个设在上述输入轴与输入侧反向侧的轴端上的自由联轴器与输入轴连接成为一个直列。
上述调节管在壳体外的端部最好连接在调节管操作器的转动连杆上。
上述辅助油泵的驱动源最好装设在壳体的外面。
采用本发明,工作油泵和润滑油泵被直列配置在收容在形成一体的箱体内,由于该直列配置的工作油泵和润滑油泵是通过一个设在输入轴与输入侧反向侧的轴端上的自由联轴器连接的,因此在现有技术内必须有的将驱动力从输入轴传送到油泵的齿轮就可不要,为此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就能做到小型、轻巧,外加构造简单,容易制造和维护。并且,驱动配置在壳体内的辅助油泵用的驱动源被安装在壳体的外面,使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得以小型化。另外,调节管及其操作器之间并无中间机构而是直接结合,因此构造简单,便于制造。
现对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齿轮内藏型流体联轴器在其上部壳体被拿掉后以剖面示出其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工作油泵和润滑油泵的详细纵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油系统图。
图4为联轴器的纵剖面图。
图5为图4所示联轴器的右侧面图。
图6为调节管操作机构的详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1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