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油与柴油质量指标的在线确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01183.9 | 申请日: | 199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50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08 |
发明(设计)人: | 袁璞;于佐军;田连江;徐付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10G7/00 | 分类号: | C10G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专利代理服务部 | 代理人: | 颜志祥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柴油 质量指标 在线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汽油和柴油质量指标的在线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测定各种工艺参数,如实测物流流量(F1、F2、F3、F4、F5、F6、F7、F8、F9)、实测压力(P1、P2)、实测液位高度(L1、L2)、实测温度(T1、T2、T3、T4、T5;T'1、T'2、T'3、T'4);
II.计算分馏塔内物流流量:
i.分馏塔(K-1)顶部的富气流量和汽油流量的计算:
塔顶富气流量:
塔顶汽油流量:
塔顶水蒸汽流量:Gs1=F5+F6+F7 (3)
其中:
Wa1:V-1的气容量(压力升高一个单位所需气体量);
A1:V-1的截面积;
D1:汽油密度;
F5、F6、F7分别为原料中、塔底和汽提的蒸汽流量;
F1:经过温度、压力修正后的富气流量;
F2:实测汽油流量;
F3:顶冷回流流量;
ii.塔顶汽油分压:
其中:Ms、Ma、Mg分别是水蒸汽、富气、汽油分子量;
iii.柴油自分馏塔(K-1)馏出流量:
其中:A2:K-2截面积;
D2:柴油密度;
F4:实测柴油流量;
iv.柴油馏出段其它物流:
汽油流量:
富气流量:
其中:Wg2、Wa2分别为K-1上部汽油、富气气容量;
P1为实测K-1顶部压力;
v.柴油油气分压:
其中:Md为柴油的分子量;
III.计算内回流流量:
在确定汽油干点时,采用下述分馏塔动态模型计算塔顶段内回流流量R1:
Gs[Hs(T4)-Hs(T1)]+Ga[Ha(T4)-Ha(T1)] (9)
-Q1-R1h1(T3)+F3h2(T5)
Q1=F8*[h1(T3)-h1(T2)] (10)
其中:
Ch1:塔顶段液相热容量(包括气壁)(温度升高一个单位所
需热量);
Ch2:塔顶段气相热容量;
Hg(T):汽油在T(℃)时的气相热焓;
Hs(T):水蒸汽在T(℃)时的气相热焓;
Ha(T):富气在T(℃)时的气相热焓;
h1(T):顶部循环回流(液相)在温度T(℃)时的焓值;
h2(T):顶部冷回流(液相)在温度T(℃)时的焓值;
F3:顶部冷回流流量;
F8:顶部循环回流流量;
Wg:塔顶段液相积蓄量;
在确定柴油质量指标时,需计算塔中段内回流流量R2,其计算方法与上述各式完全相同,只是将有关变量和参数换成分馏塔中段(一中)各实测变量和参数;
IV.计算组分分率,确定油品质量指标:
i.塔顶汽油中重组分分率为:
汽油干点按下式确定:
其中:
A1=C1T1+C2-Th0
B1=C3T1Pg
B2=Th1-C1T1-C2+B1Y12(k-1)
Th0=重组分的初馏点(轻组分的终馏点);
Th1=重组分的终馏点;
T10=轻组分的初馏点;
C1、C2、C3、C4为可调参数;
K及未注明者为当前采样时刻值;
k-1为前一采样时刻值;ii.柴油中重组分分率为:
柴油95%点(倾点或凝固点)按下式计算:
其中:
A1=C1T'1 +C2-Tho
B1=C3T'1Pd
B2=Th1-C1T'1-C2+B1Y12(k-1)
Th0=重组分的初馏点(轻组分的终馏点);
Th1=重组分的终馏点;
T10=轻组分的初馏点;
C1、C2、C3、C4为可调参数;
K及未注明者为当前采样时刻值;
k-1为前一采样时刻值;
2.一种汽油和柴油质量指标的在线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测定各种工艺参数,如实测物流流量(F1、F2、F3、F4、F5、F6、F7、F8、F9)、实测压力(P1、P2)、实测液位高度(L1、L2)、实测温度(T1、T2、T3、T4、T5;T’1、T’2、T’3、T’4);
II.计算分馏塔内物流流量:
i.分馏塔(K-1)顶部的富气流量和汽油流量的计算:
塔顶富气流量:
塔顶汽油流量:
塔顶水蒸汽流量:Gs1=F5+F6+F7 (3)
其中:
Wa1:V-1的气容量(压力升高一个单位所需气体量);
A1:V-1的截面积;
D1:汽油密度;
F5、F6、F7分别为原料中、塔底和汽提的蒸汽流量;
F1:经过温度、压力修正后的富气流量;
F2:实测汽油流量;
F3:顶冷回流流量;ii.塔顶汽油分压:
其中:Ms、Ma、Mg分别是水蒸汽、富气、汽油分子量;iii.柴油自分馏塔(K-1)馏出流量:
其中:A2:K-2截面积;
D2:柴油密度;
F4:实测柴油流量;iv.柴油馏出段其它物流:
汽油流量:
富气流量:
其中:Wg2、Wa2分别为K-1上部汽油、富气气容量;
P1为实测K-1顶部压力;v.柴油油气分压:
其中:Md为柴油的分子量;
III.计算内回流流量:
在确定汽油干点时,采用下述分馏塔动态模型计算塔顶段内回流流量:
Gs[Hs(T4)-Hs(T1)]+Ga[Ha(T4)-Ha(T1)] (9)
-Q1-R1h1(T3)+F3h2(T5)
Q1=F8*[h1(T3)-h1(T2)] (10)
其中:
Ch1:塔顶段液相热容量(包括气壁)(温度升高一个单位所
需热量);
Ch2:塔顶段气相热容量;
Hg(T):汽油在T(℃)时的气相热焓;
Hs(T):水蒸汽在T(℃)时的气相热焓;
Ha(T):富气在T(℃)时的气相热焓;
h1(T):顶部循环回流(液相)在温度T(℃)时的焓值;
h2(T):顶部冷回流(液相)在温度T(℃)时的焓值;
F3:顶部冷回流流量;
F8:顶部循环回流流量;
Wg:塔顶段液相积蓄量;
在确定柴油质量指标时,需计算塔中段内回流流量R2,其计算方法与上述各式完全相同,只是将有关变量和参数换成分馏塔中段(一中)各实测变量和参数;
IV.利用实测温度,根据油气分压和组分因子,确定汽油和柴油的质量指标:
Xq=a0+a1T1+a2PT2+a3P+a4C[1.0+a5(T3-T30)]
Xq:汽油干点或柴油95%点(倾点或凝固点);
T1:汽油或柴油汽相温度;
T3:内回流(液相)温度;
P:汽油或柴油分压;
T30:T3的额定(设计)温度;
a2=a21+a22P; a3=a31+a32P;
a0、a1、a21、a22、a31、a32、a4、a5:系数;
C:组分因子;
对于汽油干点计算,组分因子定义如下:
其中:R1是分馏塔(K-1)顶段内回流流量;
对于柴油95%点(倾点或凝固点),组分因子定义如下:
其中:R2是分馏塔(K-1)中段内回流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11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连续法中再循环制备的高内相乳状液
- 下一篇:一种汽车辅助启动附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