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节能直流热阻式组合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5101708.X | 申请日: | 199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0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中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7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直流 热阻式 组合 锅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常压锅炉,蒸汽锅炉中的燃煤结构和炉内热利用及排烟,除尘的新方法。
已有的常压锅炉,蒸汽锅炉共存的问题有五点:1.炉体结构不合理。发热点与吸热处的空间太大。炉内的烟火道短、吸热水管和水箱结构不紧凑。管内水的升温速度慢。使锅炉的效率、功率都差。2.炉渣与未燃烧尽的煤常混在一起,又没有分离措施,煤的浪费大。尤其是常压锅炉,炉膛内煤燃烧结渣了,人在炉门前操作,辐射热烤的脸面难忍。3.链排炉条输煤燃烧虽说工人劳动条件好些,但锅炉制造成本太大,设备运行耗电量大。炉渣带走的热也大。4.烟热流在炉内停留的时间短,热排放量大,失热大。5.普遍没有排烟除尘装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设施,严重有害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锅炉结构和新的燃烧方法。使锅炉制造降低成本费用,降低产品在运行中的煤电浪费,开发热利用,降低能耗,提高热效率。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排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力求改善生态环境。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将整个炉体分为前后两大部分组成,加热器和热阻器。加热器又分为两种燃烧方法。型煤燃烧法和喷煤粉燃烧法。热阻器是单片吸热连在一起的。热阻器尾部的一个热阻片下部设有简单形双管向下方喷水除尘装置。本发明炉体不论功率大小,统一为长方立体炉形。型煤燃烧法不设炉条,由型煤框定形燃烧。不设水除尘装置。1吨以下的锅炉可用型煤燃烧法。1吨以上的锅炉用喷煤粉燃烧法。如图9所示。
图1是组合在一起的加热器和热阻器蒸汽锅炉、蒸汽泵未划出。
图2是组装在一起的加热器,热阻器常压锅炉、循环泵未划出。
图3制好的型煤块和型煤框的内外形状。
图4型煤燃烧法型煤块装入的方法和燃烧后渣块退出时滑车升降装置全结构图。
图5热阻器单片结构图。图6热阻器片组装图。图7加热器和热阻器的联接法。图8热阻器尾部水除尘装置。
图9喷煤粉加热法和加热器内的燃烧结构,引自941027的申请专利94117536.7两段脱硫法。
注:图中水管壁、炉壁水箱都没有划出截面剖视线,都用单线条表示的,单线条均为3mm厚度的板材和2mm厚的管材制作。加热器的炉膛管壁为3mm厚度。
按图施工,板料管料下好后,全结构为电焊。零部件验收合格安装好后,送水点火起动,型煤燃烧加热法:先在炉膛放一个空型煤框,框内加满柴火,火点燃后顺型煤框上的轨道把第一个型煤块推入炉膛,待全部引燃后,依次推入第三块、第四块型煤块,当炉膛加满后,把炉门放下封闭燃烧,燃烧空气来至落渣漏斗其它供空气法都可。型煤块燃烧的蓝火苗长度近达30公分。如同燃烧煤气一样。烟筒无烟冒。当炉膛内加入的第四块型煤燃烧孔不冒蓝火苗时表明原加入的第一块型煤已燃烧尽了。而着尽的型煤渣块已降温至手能触摸的状态。应当立即从炉膛中用型煤块升降滑车上的夹紧力臂罗栓固紧夹紧力臂与在燃烧的三块型煤框,手压动配重铁使滑轮转动提高滑车升降架力壁上的三块在燃烧的型煤,用火勾把炉膛最下面的一个渣框抽出后,随即放下在燃烧的三块型煤。落到地轨后松开夹紧型煤块的力臂。再加入一块型煤,放下炉门封闭燃烧。如此不停地往炉膛加入型煤块又不停地退出燃烧尽的型煤渣块,这就是型煤燃烧加热新方法。型煤块的中心燃烧温度1400℃边缘800℃型煤框本身的温度该在750℃以下,型煤框是HT10-26铸铁材质。它在炉膛内实际温度800℃以下,不会变形氧化的。
喷煤粉燃烧加热法的炉膛结构如图9所示。与型燃烧法不同的是炉膛燃烧结构和供燃料的方法。其余都相同,燃烧室如图9所示输入煤粉管59喷煤粉室60喷煤粉孔61聚集燃烧室62炉膛壁21鼓风管58强化燃烧段65内助燃器63进风孔64外助燃器67进风孔64炉膛23积灰槽68。
59接喷煤粉机煤粉由粉碎喷煤粉机供给这种喷煤粉机体形不大,结构简单已在工厂里的中小型加热炉上使用效果很好。今用于锅炉须加部分改造(已在新设计自带鼓风机)是很理想的锅炉附加设备。鼓风机暂且另配备适中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中,未经李耀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1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作已有物体的塑性材料复制品方法和应用实例
- 下一篇:装液体的软质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