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屋面防水技术无效
申请号: | 95102131.1 | 申请日: | 1995-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9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顺;赵顺增;李清海;曹永康;吴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4/42 |
代理公司: | 建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迮永清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增强 膨胀水泥 屋面 防水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屋面防水技术,尤其是用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屋面防水技术。
以往建筑工程上所用的防水技术,分为柔性防水和刚性防水两大类型;柔性防水是指用沥青油毡或其他有机防水卷材制成的有机柔性防水层,主要缺点是受阳光照射易发生老化现象,使用寿命短。刚性防水则指那些用脆性的混凝土或砂浆制作的防水板块,再用柔性接头材料(油膏)相连接的防水层,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却同时存在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自重大,每平方米约100公斤,大大增加建筑物的荷载;第二嵌接防水板块缝所用油膏易老化,易形成渗漏源。
本发明的任务是为解决上述有机柔性防水层易老化和刚性混凝土防水层自重大,板块嵌缝易渗漏的弱点。利用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和有机塑料薄膜复合的方法解决屋面防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类防水技术所存在的致命弱点。
本发明的内容包括: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与塑料薄膜相复合的屋面防水层结构和伸缩缝结构及制作方法,屋面防水层复合结构是有一定尺寸的板块,板块之间伸缩缝采用仿瓦式结构(见图1,图2所示);屋面防水层复合结构包括原有的屋面结构层1(包括保温层),砂浆找平层2,塑料薄膜隔离层3,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层4;仿瓦式伸缩缝结构是在原有屋面层1上按板块大小要求铺设分仓梗5,在制作屋面防水层板块时,两板块在分仓梗5上交叠成仿瓦式结构;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防水层由低碱度膨胀水泥砂浆和玻璃纤维制成。
低碱度膨胀水泥砂浆的配方为:
低碱度膨胀水泥∶砂子∶水∶减水剂=1∶0.5~2.5∶0.25~0.55∶0~0.01玻璃纤维可以用玻璃纤维网格布或者用玻璃无捻细纱,在制作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防水层时,如用玻璃纤维网格布作增强材料,每铺一层网格布,喷一次砂浆,根据需要决定铺网格布层数和喷砂浆次数,如用玻璃纤维无捻细纱作增强材料时,将无捻细纱切短混在砂浆中,喷射到塑料薄膜隔离层3上。
所用的塑料薄膜,玻璃纤维和低碱度膨胀水泥、减水剂等都为市售产品。
屋面防水复合结构施工步骤可参见附图1~4。
在原有屋面1的基础上,抹水泥砂浆层找平,确定防水层屋面每一板块的大小,做好分仓梗5,按板块大小和胀缩缝需要铺塑料薄膜隔离层3,再制作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防水层4,当制作相临的后一板块时,两板块之间所留胀缩缝制作成为仿瓦式结构,作好后抹平压实,初凝后二次抹平压实,终凝前第三次抹平压实,复盖,洒水养护。
当制作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防水层4时,如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每铺一层网格布喷1次水泥砂浆,一般铺3层网格布即可,如用玻璃纤维无捻细纱增强时,可将细纱用切割机切断,用压缩空气吹散,在砂浆喷枪中和砂浆混合,喷到塑料薄膜隔离层上,沉积到要求的厚度,按上段所叙述步骤抹平压实三次,复盖,洒水养扬。
本发明的效果为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远远超过现有的有机柔性防水层,而且自重轻,比刚性混凝土屋面防水层减轻75~80%,无油膏嵌缝,不存在渗漏源,是一种理想的防水技术。
实施例共3个
例1为 本院职工医院X光检查室屋面
例2为 本院房建所车间屋面
例3为 本院办公楼屋面
具体数据见表一
附图说明:
图1为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屋面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水层仿瓦式结构伸缩缝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之一
图4为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之二
图中编号1.原屋面结构层
2.砂浆找平层
3.塑料薄膜隔离层
4.玻璃纤维增强膨胀水泥层
5.干硬性砂浆分仓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