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花前胡甙及其相关化合物在治疗心率失常疾病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95102141.9 | 申请日: | 199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庆;杨俊清;刘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博大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杨俊清 |
主分类号: | A61K31/34 | 分类号: | A61K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城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仰贤 |
地址: | 570005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花 前胡 及其 相关 化合物 治疗 心率 失常 疾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从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Miq.)Maxin的干燥根及根茎]以及羌活(Natopterygium incisumTing和N.Forbesii Boss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分离的抗心率失常活性成分--紫花前胡甙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各种制剂在治疗心率失常疾病中的应用以及紫花前胡甙在抗心率失常药物制剂质控分析中的应用。
紫花前胡甙(nodakenin)在我国最初从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Miq.)Maxim的干燥根及根茎]中分离鉴定,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活性。后来人们相继从中药羌活(Na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t.H.T.Chang和N.Forbesii Boss的干燥根及根茎)及许多其他植物中分离。
本发明人从N.incisum Ting中分离鉴定了紫花前胡甙及十多个香豆素。
紫花前胡甙(nodakenin)为无色细晶(从乙醇/水中重结晶)。其结构式及光谱数据在文献中已有报道。其化学名为R-2-[1-(β-D-葡糖基)-1-甲基乙基]-2,3-二氢-7-氢-呋喃[3.2g][1]-苯并吡喃-7-酮。
紫花前胡甙富含于紫花前胡(1.6%)、羌活(0.1-3.3%)等中药及多种植物中,而且较易提取分离。同时也可以采取人工半合成或全合成制得。
药理实验表明,羌活水溶部分对乌头碱引起的小鼠、大鼠实验性心率失常及氯仿--肾上腺素所致家兔实验性心率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紫花前胡甙为其水溶部分之主要成分。因此,我们进行了紫花前胡甙抗实验性心率失常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紫花前胡甙静脉注射能明显对抗大鼠恒速静注乌头碱诱发的各类心率失常作用。与空白对照比较,3.8mg/kg剂量的紫花前胡甙能明显提高室性心动过速(VT,P<0.05),室性早搏(VP,P<0.05),心室颤动(VF,P<0.01)及短阵发性室性过速(SVT,P<0.01)所需乌头碱的用量。与奎尼丁10mg/kg作用相似。紫花前胡甙静脉注射能明显对抗哇巴因(Ouabain)所致豚鼠心率失常作用,与空白对照比较,2.4mg/kg剂量的紫花前胡甙能明显提高VP(P<0.01),VT(P<0.01)及心脏停搏(SS,P<0.001)所需哇巴因的用量。与8mg/kg剂量的利多卡因(Lidocaine)作用相似。静脉注射紫花前胡甙6.5mg/kg能明显降低一定剂量氯化钙所致大鼠室颤(VF,P<0.01)发生时间和死亡率(P<0.01)。与10mg/kg奎尼丁作用相似。静脉注射紫花前胡甙2.0mg/ml能明显对抗大鼠复灌VT(P<0.01),VF(P<0.01)发生率和死亡率(P<0.05)。与5mg/kg奎尼丁作用相似。
本发明人目前进行的药理实验表明,羌活水溶部分具有抗心率失常作用,其口服液制剂已用于临床验证。但是,由于水溶部分成分复杂,加之生药来源不同,其所含成分的比例各异,干扰因素多,制剂不够稳定,较难稳定羌活口服液制剂的质控标准。紫花前胡甙为羌活水溶部分的主要成分,因此,紫花前胡甙在羌活口服液中的含量可以作为口服液之质控标准。同时紫花前胡甙可直接开发成为服量小、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的新药。
为了提高疗效,还可以对其结构进行改造。例如制备成紫花前胡甙的各种可药用衍生物等。此化合物性质稳定,加之其水溶性较大,可制成任何制剂用于临床。由于其为化学结构确切的单体成分,将其制成各种制剂容易进行质量控制。鉴于其确切的实验药理活性,此化合物具有较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这也是本发明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之所在。
本发明还涉及S构型的上述化合物及其可药用衍生物的同样应用。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验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实验1.紫花前胡甙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心率失常的影响
雄性大鼠30只,体重258.6±24.5g,随机分为三组。腹膜内注射1.2g/kg乌拉坦麻醉。一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一组静脉注射紫花前胡甙,另一组静脉注射奎尼丁。用心电示波器连续观察并记录II导心电图。给药5分钟后,静脉恒速注射乌头碱0.8μg/min,观察室性早搏(VP),短阵发性室性过速(SVT),室速(VT)和室颤(VF)出现时乌头碱的用量。实验结果参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博大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杨俊清,未经海南博大医药发展有限公司;杨俊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保健口服液(剂)生产方法
- 下一篇:从图文电视芯片中提取时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