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物仿真胶像的材料无效
申请号: | 95102520.1 | 申请日: | 199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8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9 |
发明(设计)人: | 左崇新;田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祟新 |
主分类号: | C08L83/00 | 分类号: | C08L8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越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物 仿真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人物仿真胶像的材料,属于化学领域中化合物的一种用途发明。
人物蜡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讫今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称为蜡像艺术。其蜡像的制作普遍采用混合蜡质材料,虽然造形逼真,但给人的视觉效果较差,很容易地凭直观就能判别出是蜡像,这是因为其造形的肤色、皮纹、毛发、斑痕、汗腺、血脉及皮肤弹性等各种生理结构特征的细微处,不能满足高度仿真的要求。并且所制的蜡像还存在有许多缺陷,脆性大、抗冲击能力差,零度以下易冻裂、三十度以上易软化,材料易老化、保存期仅十年,灰尘难以清理,维护管理条件苛刻,而引起这些缺陷的原因主要是其采用蜡质材料的性质所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人物仿真胶像的材料,以克服采用蜡质材料所带来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用于人物仿真胶像的材料,其配制方法和体积比为:在室温条件下的流体级硫化硅橡胶内,加入1-5%的正硅酸乙酯及0.5-5%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同时加入着色剂按人物肤色要求进行配色,抽真空以排出气泡。把配制好的上述胶液徐徐注入精心制作好的人物造型模具中,在室温下静置48小时以上,待胶液凝固后,去掉内外模具,形成胶像雏型,同时在胶像雏型的空腔内糊贴玻璃纤维做为胶像的支撑内衬,再经连接安装、装眼、植毛发、修饰、化妆等工艺工序则成为胶像艺术品。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化妆液的配制方法及体积比为:在室温条件下的流体级硫化硅橡胶内,加入1%正硅酸乙酯和0.5%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均匀,并按需要加入着色剂进行配色。在制作和维护中对胶像的刷洗所用清洗液可以选用酒精或清水,胶像制作中使用的脱模剂为丙三醇水溶液,胶像表面处理用的湿润剂为松节油。
本发明是以流体级硫化硅橡胶做为胶像基料,选用室温条件下流体级基料,而正硅酸乙酯作为交联剂使基料中分子进行交联,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使分子交联后的基料加速凝固,所以交联剂和催化剂的用量直接影响胶液的凝固时间。而凝固时间与所成胶像的韧性又紧密相关,凝固时间短则韧性差,所成胶像很容易用手掰开裂纹,若凝固时间长则韧性好,所成胶像不容易掰开裂纹,因而交联剂和催化剂的加入量取决于所制胶像部位对韧性的要求,这里不再赘述。所述的着色剂可以采用油画颜料或戏剧颜料。
从本发明选择的胶像材料可以看出,所制成的胶像具有弹性和韧性,肤色更容易调配,其皮纹、斑痕、汗腺及血脉更容易制作,所栽植毛发更容易、更牢固、密度可以更大,还可以用理发推和剃须刀紧贴皮肤进行修整,从而使其胶像造形的细微处更逼真,凭直观不容易判别出真假,仿真效果极好。北京十三陵明皇蜡像宫内的人物像,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内的中国伟人蜡像馆中的朱德像,就是发明人以此材料制作。并且以本发明所制胶像从-60℃-250℃不发生任何变化,结构稳定,不易老化,保存期可达70年以上,清理灰尘很方便,维护管理更容易。
以本发明制作胶像的工序基本与制作蜡像相同,在精心制作的石膏模具中涂刷脱模剂后,注入按上述要求配制的胶液,室温下静置48小时以上,待胶液凝固后,先去内模具,并用玻璃纤维贴糊制作支撑内衬,其固化后,去掉外模具,用清洗液刷洗胶像表面,安装眼睛,粘接耳朵或其他连接件,并在胶像表面涂刷湿润剂,栽植毛发后进行修剪、定型,再用化妆胶液逐层化妆,并用多种手法制作出人物的各种生理结构特征,经过充分干燥后,进行大组件的连接安装,(如头、身躯、腿等),再涂刷湿润剂于裸露的表面,则成为胶像艺术品。用本发明的材料还可以制作静态造型模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祟新,未经左祟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癌灵口服液及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磷酸果糖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