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梯无效
申请号: | 95102776.X | 申请日: | 199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82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望 |
主分类号: | E06C1/02 | 分类号: | E06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移动式爬高工具,尤其是升降梯和人字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93231895.9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用梯,该多用梯分为有拉绳结构和无拉绳结构两种类型,均由主、付梯配套而成,可随时结合为升降梯和人字梯,或随时分开作两只单梯。但有拉绳结构的多用梯,装卸拉绳的结构较复杂,且需板动活动连接板才能装卸;由于主梯滑槽的后侧有相连的滑槽片,由升降梯转换为人字梯和单梯,或由人字梯和单梯转换为升降梯时,均须将付梯从主梯顶部或底部装卸,不能直接从主梯后侧横向装卸;无拉绳结构的多用梯的主、付梯虽可相互横向直接套合或分开,但将其作有拉绳结构的升降梯时,由于主、付梯间无防止付梯从主梯后侧滑出的构件,不能直接采用;主梯下部两侧可伸缩的附加脚结构复杂,使其伸缩的工序多。无拉绳结构的多用梯,转换使用功能须挪动栏杆或开合盖板才能实现;连结板与轴档活动连接,作升降梯时不利于对栏杆的扣固。两类多用梯的主梯或付梯顶部作人字梯时与轴档相配的槽口均为竖向槽口,套合时须增设扣固件;两只单梯作人字梯或升降梯时,顶部或中部无工作台。因而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使用麻烦,实用性差的弊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更灵便,实用性更强的由两只靠壁单梯组成,既可作两只单梯使用,又可作升降梯和人字梯使用的多用梯。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将主梯后滑槽片删去,使付梯可与主梯两侧的纵向滑槽相互横向直接套合或分开,付梯柱底有与纵向滑槽相配的套扣,将主梯顶的活动连接的框套改为板式或架式框套,将付梯柱顶作人字梯的竖向槽口改为横向槽口,将主梯或付梯中下部作人字梯的防滑带改为上部板式或固定的防滑结构。
本发明的多用梯具体有两大类:
一、主、付梯间有作升降的拉绳、滑轮、滑槽、弹簧卡扣、框套和作人字梯的轴档、槽口、防滑带、附加脚的多用梯,付梯支承档与拉绳间装有钩形连接件,拉绳可直接由钩端装卸;主梯有与付梯相互横向直接套合或分开的纵向滑槽,付梯柱底有与纵向滑槽相配的套扣;主梯顶有与主梯柱连接的与付梯横截面相配的板式或架式框套;付梯柱顶部前或后侧有与框套前或后侧相配的横向槽口,主梯或付梯上部有作人字梯的防滑装置,主梯下部左右侧有固定附加脚。
二、主、付梯间有作升降梯的滑槽、卡扣、框套和作人字梯的轴档、槽口、防滑带的多用梯,主梯有与付梯相互横向直接套合或分开的纵向滑槽,付梯柱底有与纵向滑槽相配的套扣,主梯顶有与主梯柱连接的与付梯横截面相配的板式或架式框套;付梯柱顶部前或后侧有与主梯框套前或后侧相配的横向槽口,主梯或付梯上部有作人字梯的防滑装置。
由上述同类两种主、付梯组成的多用梯的带有钩子拉绳和滑轮,省去了板动活动连接板的操作程序;主、付梯间有可直接套合或分开的纵向滑槽和与其相配的套扣,克服了转换使用功能时付梯须从主梯顶部或底部装卸的麻烦;主梯顶有板式框套,可兼作工作台和支承档使用;付梯柱顶有与主梯框套相配的横向槽口,可直接扣固,减除了扣固件;主梯上部有可作框套或工作台的兼用防滑装置,因而结构更加简单,操作使用更加灵便,实用性更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主付梯作高梯时的前视图。其中:1.付梯柱,2.付梯档,3.板式框套,4.系绳扣,5.滑轮,6.拉绳,7.主梯柱,8.主梯档,9.弹簧卡扣,10.附加脚,11.横向槽口,12.槽孔,13.栏杆,14.纵向滑槽,15.带滑轮钩子,6.套扣。
图2是图1沿I—I线的剖视放大图。图中标号同图1。
图3是图1沿II—II线的剖视放大图。其中:17.滑轮,18.支承档,其余标号同图1。
图4是图1所示主、付梯作人字梯时的侧视图。其中:19.凸块,20.曲形槽,21.按压孔,其余标号同图1。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主、付梯作高梯时的前视图。其中:22.支承档,23.纵向滑槽,24.防滑板,25.扣片,26.套扣,27.装卸口,其余标号同图1。
图6是图5上部左视图。其中:28.横向槽口,29.凸块,30.栏杆,其余标号同图5。
图7是图5沿II—II线的剖视放大图。图中标号同图5。
图8是图5所示主、付梯作人字梯时的侧视图。图中标号同图5。
图9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主、付梯作高梯时的前视图。其中:31.支承档,32.支撑片,33.钩子,34.环扣,其余标号同图1。
图10是图9上部左视图。图中标号同图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望,未经王志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7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