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式混合型阴极射线管无效
申请号: | 95102861.8 | 申请日: | 199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8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29/48 | 分类号: | H01J29/48;H01J31/12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混合 阴极射线管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尤其是指一种多模式混合型阴极射线管,该阴极射线管具有一可产生多组电子束的电子枪,该电子枪可在二种或二种以上模式下工作,以令该阴极射线管作为一电视显像装置(television receiver display)或一高清晰度视频监视器(high resolution video monitor)使用。
目前,阴极射线管的应用非常普遍,凡传统的彩色电视乃至高清晰度电脑监视器,甚至医学上超高清晰度的其它应用,均利用到阴极射线管。这些传统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在进行彩色画面显示时,包含一组呈水平方向直线排列的阴极(即分别产生红、绿、蓝等电子束的三只阴极),该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将于该电子枪中形成三束电子束,此三束电子束再经由聚焦电极及阳极所组成的主透镜聚焦后,将被投射在显像屏上,并经扫描后,在显像屏上构成彩色图像,而单色阴极射线管,则仅有一电子束,被投射在屏幕上。
就彩色阴极射线管及单色阴极射线管二者而言,有两个重要的操作评估标准,其一为视频图像清晰度(video image resolution),另一为视频图像亮度(video image brightness),其中对于彩色电视而言,其视频图像亮度尤其重要,原因是观看者距离电视一般均有一定观赏距离,在该距离中各周边物体的影子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对于电脑监视器而言,其视频图像清晰度则较为重要,原因是其文字及图像的尺寸较小,且使用者较靠近显像屏。然而,该二性能标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一个改进则可能造成对另一个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由于近年来使用者对于高频且高清晰度的显像需求增加,致使对阴极射线管的功能要求(包括:高亮度的要求、清晰度增加的要求及显示面加大的要求等)大幅度提高,其结果虽使近年来,在有效改善视频图像清晰度及亮度的问题上,有若干做法被提出,但这些做法不仅大幅增加阴极射线管的制作成本,且增大该阴极射线管的玻璃壳体体积,这恰与现今阴极射线管轻薄短小的趋势背道而驰。
有鉴于前述传统阴极射线管在设计及制作上所衍生出的诸多问题,本发明人研究发明出一种多模式混合型阴极射线管,希望通过本发明的电子枪可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模式下工作,以令该阴极射线管作为一电视显像装置(television receiver display)或一高清晰度的视频监视器(high resolution video monitor)使用。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混合型阴极射线管,其所产生的电子束是排列成二组或二组以上,就其中一组电子束而言,产生该组电子束的电子枪是由其G1帘栅极(screen grid)及G2控制栅极(control grid)提供较小直径的电子束,以在作为一高清晰度的视频监视器使用,以显示图像或文字时,能有效降低其在阴极射线管的显像屏上的像点尺寸(spot size);就其另一组电子束而言,产生该组电子束的电子枪是提供较大直径及电流的电子束,以在作为一电视显像装置(television receiver display)使用时,增加其在阴极射线管的显像屏上的视频图像亮度(video image bright-ness)。
本发明的又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混合型阴极射线管,每一组电子束均包括多数个呈水平方向直线排列的电子束,并由其中之一电子束提供三原色(红、绿及蓝)中的一颜色,且至少一组以上呈水平方向排列的电子束是同步地聚焦于阴极射线管的显像屏上,以通过扫描同一水平扫描线增加阴极射线管的显像屏上的显像亮度,或通过同步扫描个别水平扫描线,降低水平扫描的频率及磁偏转线圈的工作。
本发明的再一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式混合型阴极射线管,在单色画面情形下,使用者可通过选择将一单独的较大直径的电子束或将一单独的较小直径的电子束聚焦至阴极射线管的显像屏上,完成对不同模式的选择,从而有效解决所有上述问题及困难,并使阴极射线管具有更佳的性能及较低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是一种多模式混合型阴极射线管,主要包含:
多个阴极,以产生多组高能量的电子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2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活络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消毒并除去空气中异味的方法